为什么感觉这几年香港发展慢了下来?
作为一个80后,香港对小时候的我来说就是周星驰,是BEYOND,是古惑仔,是四大天王,是录像带里的城市,虽然整天看香港电影,听香港歌曲,但是总觉得这个地方离我们很远,周围有谁去过回来之后说几句粤语,就觉得无比的洋气。
慢慢的二十多年过去了,在北京上海都呆过几年之后,再去香港忽然发现并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繁华,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出来见多了高楼大厦,陆家嘴、金融街、国贸对我们来说就是生活,另一部分原因是香港这几年的发展速度确实慢了。
香港确实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一个面积只有1106平方公里的半岛,不到800万的人口,这样一个小城,却是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也是亚洲的贸易、航运中心。
香港从秦朝时期平定百越之地时被纳入中国的版图,一直到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之前,都还只是一个南部沿海的荒蛮小渔村,这个地方山多地少,除了靠海捕鱼没有其他的谋生之道,
虽然现在成了航运中心,但是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对外的贸易通道是东起长安西到罗马的丝绸之路,到了1453年奥斯曼帝国建立,切断了这条上千年的贸易之路后,西班牙、葡萄牙被迫开辟海上航运路线,所以才有了后面的地理大发现。
鸦片战争之后,香港被割让给了英国人,这里有两种说法,一种说英国人刚开始是没看上香港的,毕竟香港山多地少不利发展,英国人看上的地方是舟山,舟山这个地方确实是宝地,地处长三角,又有深水不冻港,非常利于贸易发展,但是清廷不给,所以只好作罢。
另一种说法就是英国人一眼就看中了香港,因为香港有港阔水深的维多利亚港,是发展远东贸易的最佳位置。
不管怎么样吧,当《南京条约》签署之后,香港被割让给英国人,从此也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旅程。
因为绝佳的地理位置,最开始在这片狭长半岛上发展起来的就是贸易,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在这里交易,但是一个城市要发展起来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人口,作为曾经是小渔村的香港在最开始的时候并不具备这个条件,直到1851年之后的十年里,清朝末期的太平天国运动,再加上当时各地的自然灾害和清廷腐败无能的管理,大批的难民南下求生。
据统计大概当时有50多万人下南洋,有一部分就来到了香港谋生,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再加上刚刚兴起的海运贸易,让这个地方一下子成了远东贸易在南海的集散地。
贸易和金融是分不开的,大量的现金的交易就带来了早期的金融业的发展,租界香港的第三年,也就是1845年英国人就在岛上开设了第一家银行-金宝银行,之后又开设了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到了1891年香港第一个证券交易所(香港会)成立。
虽然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一个大城市只用了50年左右的时间,但是这个时期的香港与上海相比还是差一大截的,当时的上海借助洋务运动,地处长三角,又有深水不冻港,发展十分迅猛,已经成了辐射全国的金融和贸易中心,而且和香港会成立同一年,上海的第一家交易所(上海众业会所)也成立了,而且发展比香港会更快,是当时远东最大的交易所。
香港发展的转折点在抗日和解放战争,当时内地战乱,上海沦陷,大批的商人、地主、黑社会、国军军官等,纷纷南下逃到香港,给香港带来了大量资本。比如军统少将向前,就是向华强的父亲,向佐的爷爷,南下香港之后创立了新义安。
还有一个黑社会组织叫14K,有一种说法是这个K字母指的是KuoMinTang,国民党的意思,就是说这是由14个国民党的军官成立的,但这也只是一种说法。前些天被抓的澳门新赌王洗米华,他就是14K在澳门的老大。
香港给我们的感觉是高楼林立的繁华,但是一转身也是街头小店铺的市井之气,整个文化感上有接地气的世俗,也有海派文化的雅致,这个可能也与当时大量上海人带过去的文化有关系。
朝鲜战争爆发之后,虽然我们让全世界看到了新中国的力量,但是美国联合西方各国开始封锁中国,不得已我们在朝鲜战争之后关上国门,慢慢的积攒力量发展经济,上海开始被香港超越。
抗日和解放战争,逃到香港的不光是大量的财富,还有大量的设备、专业人才和劳动力,新中国成立之后又有大批量的非法移民偷渡到香港,据统计大概从战争爆发一直到1978年,差不多有200万左右的人口流入。
从一些香港电影里能够些许看到当时的整个社会野蛮生长的状态,虽然是在英国人的治理下,但是当时香港社会与西方宣传的法制和民主完全扯不上边,黑社会横行,犯罪率飙升。
虽然当时内地被封锁,但是香港却是这种封锁下最大的受益者,大量地走私在香港中转,英国人虽然已经从日不落帝国变成了美国人的小弟,但是这个小弟也不是完全听大哥的话的,对香港境内大量的走私活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这里面有很大的油水可赚。
在70年代之前,香港的主要产业除了贸易,就是轻工制造业,说起这个大家可能感觉很意外,香港一直给人的感觉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金融俄服务业为主,其实世界上每个金融中心在最开始积累财富的时候都是从制造业开始的。
当时纺织品和成衣占到了香港出口额的50%以上,香港的第一个大发展时期就是60年代,正是依赖轻工制造香港赚到了第一桶金。
到了1969年的时候,香港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829美元,大陆到了1999年的时候人均GDP才达到865美元。
一个地区的发展一般都是从制造业起家,然后转型到金融和服务业,英国、美国都是这个路径,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把利润率低的产业转移到劳动力更便宜的地方。当时的亚洲四小龙-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和新加坡,就是承接了西方国家的低端制造业,才能够得以积累起第一桶金。
当这些地方原始积累完成之后,也会同样的将这些产业继续转移到劳动力更便宜的地方,整个社会主产业开始向金融和服务业转变。
但是金融和服务业发展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社会稳定,遵守法制管理,你想想看,如果黑社会横行,犯罪率很高,开公司的经常被黑社会收保护费,动不动就被绑架勒索,那些有钱人谁还愿意在这里投资做生意呢。
有人会问那制造业不需要吗,制造业相对来言对法制环境的需求没那么高,就像90年代的东莞,治安环境非常糟糕,你搜一下当时的新闻,就会看到什么砍腿党之类的流氓团伙横行,电子厂的厂弟厂妹晚上是不敢自己回住的地方的,厂子里派保安统一护送他们回去,但是即使治安这么差,当时东莞的制造业还是发展迅速,成为世界的电子工厂。
到了60年代末,香港社会进入转型时期,除了转型的需要,再加上当时由于社会秩序太差导致了市民暴动,港英政府这时候开始了整顿,一方面打击腐败,打击黑社会,肃清警队,另一方面建立廉政公署,以当时白领10倍多的工资招募大学生。
廉政公署这个词大家应该不陌生,很多香港电影里都有提到,经过几年的整顿,到了70年代中期,香港才从秩序紊乱的状态转变成管理透明化法制化的现代化地区,之后香港就从制造业顺利的转型到金融和服务业。
这个时期香港的证券交易所有四个,金银会、九龙会、远动会和香港会,证券行业进入四会时期。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香港的房地产,金融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1972年香港开始施行十年建屋计划,1976年施行居住有其屋计划。再加上银行的信贷业务和按揭服务,推动了香港的房地产业蓬勃发展,房价也是一浪更比一浪高。
香港的第一次卖地要追溯到1841年,英国人登岛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卖地,当时卖了34块地,最便宜的卖了20英镑,最贵的一块卖了265英镑。卖地对于港英政府来说是无本万利,到了1881年卖地的收入就占了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比卖鸦片还赚钱。
1889年,香港的第一家房企诞生:香港置地公司,这家公司从诞生之日就成为香港的中环最大的地主,一直延续了百年,到了上世纪80年代依然稳坐龙头。
那个时候香港的房企都是英国人的,华人根本没有进入房地产的可能,而且不允许华人居住在中环,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1906年,一位名叫何东的富商获批居住在太平山山顶,这才打破了华人不能住中环的情况。这位何东,就是赌王何鸿燊的爷爷的哥哥。
提起香港近代的房地产,就不得不提著名的爱国企业家霍英东。他年轻的时候买了几艘小船做驳运维生, 到了1950年,之前讲过当时由于朝鲜战争,西方国家封锁中国,这个时期的香港成了走私货物的集散地,他的第一桶金就来自这里。
利用这笔钱,他和妻子吕燕妮创立霍兴业堂置业有限公司,正式进军房地产行业,用现在的话说,那个时候的房地产业正在风口上。
我们讲过香港在那个时候主营还是贸易,但是由于西方国家封锁中国,虽然有大量的走私,但是整个贸易行业已经萧条,大量的闲置资金无处可去,这个时候的香港人口已经达到了200万,没处去的资金自然就会流向当时的刚学-房地产。
当时香港的房子是按幢来卖的,每幢有3-5层,一般人是买不起的,后来才逐渐地变成按户来卖,但是都是全款,那个时候还没有按揭贷款一说。
最先开辟按揭的人就是霍英东,当时不叫按揭,叫卖楼花,因为房子还没有盖好就卖,就像植物开了花但是没有结果,所以就叫卖楼花。
1955年,霍英东在铜锣湾建起了当时香港最高的楼-蟾宫大厦,标志了霍氏家族的崛起。
三年之后,当时的塑胶大王李嘉诚开始进军房地产,建成了12层楼高的长江大厦。也在这一年,李兆基、郭得胜和冯景禧三个人成立了新鸿基,也开始从各自的制造业转型到房地产。
之后几年香港房地产火热,众多在其他行业赚了钱的大佬都跑步进场,赌王何鸿燊也不甘落后,与霍英东一起在尖沙咀海边投建商业大楼“星光行”。
两个人除了在香港的地产界合作,也在澳门的赌业合作,后来让赌王何鸿燊赚得盆满钵满的澳娱,最开始其实是霍英东创立的,澳娱最早的四个股东叶汉、何鸿燊、霍英东及叶德利,其中霍英东出资300万,何鸿燊出资200万,但是这200万还是找霍英东借的。
但是两人后来因为赌业的经营也闹得很不愉快,霍其实是瞧不上这种捞偏门的生意的,所以后来把自己澳娱的股份全都捐掉了。
到了1967年,香港发生了工人阶级的暴动事件,具体就不多讲了,就是大批工人从罢工、示威运动,逐渐发展成了暗杀和枪战的暴动。这个事件结束之后,港英政府对一切与红色沾边的非常抵触。
霍英东正是知名的爱国商人,在抗美援朝期间,他就在西方国家封锁大陆的时候,把汽油、轮胎、纱布、橡胶等等物资,用自己的船队从香港运到澳门,最后交给中资企业的手里,所以在抗美援朝50周年的时候,他是被邀请的唯一一位香港商人。
所以,在暴动事件之后,港英政府更是处处为难他,他与赌王的那栋商业大楼“星光行”,是用来出租的,港英政府硬是不给这栋大厦装电话,最后没办法只能贱卖。
随后几年,之前的小弟弟们,比如李嘉诚、郑裕彤等,开始低价收购了大量的物业,到了四会时期众多地产工业纷纷上市,现在在香港地产界名号响亮的企业,比如长江事业、新世界发展、大昌地产等,大都是那个时候上市的。
地产圈的故事先讲到这里,我查资料的时候发现了许多香港房地产有意思的事情,后面准备单写一篇来讲讲。
说回到香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进入了放松金融管制的时代,资本市场的全球化成为趋势,香港正好在这个时期从轻工业转型到金融和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顺应时代潮流,香港从73年开始,逐步的放开资本市场,到了80年代成为名副其实的自由港,政策上的壁垒解除之后,凭借自己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之前打下的贸易和金融基础,香港此时已经站在了世界的第一线上。
而从香港转移出去的轻工制造业都去了哪里呢?主要流向了广东珠三角地区,这个主要得益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东莞、珠海、深圳等地抓住契机承接了香港溢出的轻工制造业,也开始快速的发展了起来。
对香港来说,从70年代一直到中国加入WTO之前这段时间,是它发展最块的时期,改开之后内地有10亿人口的庞大市场,而当时的经济环境还处在相对封闭的状态,在内地的海外直接投资里,港资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而且也成为国际资本进入大陆的桥梁,很多国际企业和金融机构都在香港设立亚太中心总部,在那段时间里,香港成为亚太的金融、贸易和航运的中心。
香港的转折点是中国加入WTO,在加入WTO之后,上海重新恢复远东最大金融和贸易中心的位置,香港在于上海的竞争中逐渐处于下风,而且不光是上海,内地的其他港口也发展迅速,比如天津、深圳、广州,都在抢夺香港的贸易资源。
上海在1992年开放浦东之后的20多年里,世界500强企业纷纷落户浦东,到了2010年上海的GDP终于超过香港,之后更是逐渐拉大了差距。
香港大学生在2001年的时候月薪大概是1万港币,但是到了2014年还是这个数,几乎没有上涨,但是香港的房价从每平米三万多涨到了每平米十几万,甚至二十多万,没有家庭的支持基本上没有买房的希望。
现在的香港大家如果去待一段时间,就会有一种感觉,就是底层人民的生活其实挺苦的,至少在我们看来是难过的,住的房子用我们的话说就是老破小,但是他们的心态很平和,仿佛生活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一样。
但是他们中有很多人看待大陆的发展会有一种心态,就是之前看我们是贫穷落后的穷亲戚,但是现在这个穷亲戚发财了,逐渐过的好起来了,而且很多地方过的比他们还好,你知道吧,身边的穷亲戚过的比自己还好,心理总会不太舒服的。
但是他们好像也没有别的办法,香港现在的发展确实遇到了瓶颈,之前从轻工制造业转型到了金融和服务行业,由于前几十年房地产行业迅猛的发展,干房地产赚钱太容易了,挤压了本应该流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金,所以现在香港基本上没有什么高新技术产业,在这次数字技术革命的浪潮里,落后了。
全文完,喜欢就点个关注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