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本报记者 李莉雅
从1927年到2017年,90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风雨兼程。在这段热血澎湃的伟大征程中,留下了一首首令人难忘的军队歌曲。这些激昂奋进的军歌讴歌着人民军队用生命与信仰捍卫国家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唱响着人民军队永远忠于党的主旋律。
铿锵有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唱出中国人民不屈呼声的《打回老家去》、军内外广为传唱的《长征组歌》、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这些脍炙人口的经典军歌,都是由石家庄走出的音乐家所创作或演绎的。他们的名字,随着这些不朽的作品,在中国的音乐殿堂里熠熠生辉。
公木 解放军军歌唱响70余年
他从滹沱河畔走出,负笈北京时即宣传“抗日救亡”,后奔赴延安,一生为英雄的人民军队讴歌。他心中牵挂故乡,藏书及字画珍藏等遗物全部捐赠家乡,设立的薪火奖学金至今惠泽家乡学子,病逝后长眠故里。他,就是革命诗人公木。
在辛集市(现为河北省省直管县、市)烈士陵园深处,耸立着一座几乎未经任何雕琢的黑色花岗石墓碑,寓意“化木为煤,永远燃烧”。革命诗人公木就长眠于此。辛集市公木纪念馆内,陈列着公木不同时期的作品、手稿、照片等珍贵文物。
公木原名张永年、张松如,1910年6月21日出生于辛集一个农民家庭。1928年,他先后考入辅仁大学和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并参加左联等组织,宣传抗日救亡。1938年,28岁的公木西渡黄河到延安,在抗大学习4个月,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抗大”政治部宣传科任时事政策教育干事,在军直政治部文艺室工作。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这首铿锵有力、英姿勃发的解放军军歌历经70余年而成经典,它的词作者正是公木。这首诞生在延安窑洞里的军歌,当年,犹如插上了翅膀,带着高昂、激越的旋律自由地翱翔在根据地,萦绕在清凉的上空。
那是在1939年初,公木留在抗大政治部宣传科担任时事政策教育干事,同在一个科里的朝鲜来的郑律成任音乐指导,两个人住隔壁,像亲兄弟一样友好。一天,郑律成来到公木的窑洞串门,无意中发现了公木在笔记本里写的一篇短诗《子夜岗兵颂》,就悄悄拿去谱成一首独唱歌曲,公木听后非常高兴,说:“一首诗变成一支歌,那确实是一个质的飞跃。”一个写诗、一个写曲儿的两人从此结为合作伙伴。
公木生前回忆说:“当时冼星海和光未然合作的《黄河大合唱》在延安很受欢迎。那什么是大合唱呢?不但我不了解,郑律成也不很了解什么叫大合唱。郑律成就跟我说,咱们也写个大合唱吧。那咱们写什么呢?就写八路军吧,八路军大合唱!就写八支歌,八路军嘛。他连起来做个谱儿,大家一块儿唱。”
那硝烟弥漫的战场,那冲锋陷阵的号角,那威武雄壮的队伍,使诗人的灵感之火化作撼人心魄的诗句。公木带着激情,一气呵成,写出了《八路军进行曲》《快乐的八路军》《八路军与新四军》《炮兵歌》《骑兵歌》《军民一家》等八首歌的歌词。尤其是《八路军进行曲》,坚毅豪迈,热情奔放,音律和谐,朗朗上口,有着一往无前、无坚不摧、排山倒海的革命气概。同年冬,这首歌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油印出版,首演于延安中央大礼堂。1940年该歌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表后,在各抗日根据地广泛流传、深受喜爱,成为激励广大军民团结抗战,英勇杀敌的精神力量。
1942年5月,公木以唯一部队文艺工作者的身份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周扬向毛泽东介绍了公木,说:“这是公木,写八路军军歌的。”公木在1997年深情回忆:“主席说了一句话让我终生不忘:‘写兵好,唱兵好,演兵好!’”
解放战争中,各部队根据当时的形势和任务,对歌词作了修改,更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49年此曲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曲目。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统一修订歌词,刊于《部队歌曲选集》第一集。1965年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7月25日,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将这首歌正式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公木的一生与人民军队结下了深厚的渊源,所以在他的部队生涯和以后的日子,写过许多激昂奋进的、和战斗有关的诗歌,其中不少都以歌词的形式流传经年。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要数电影《英雄儿女》的主题曲《英雄赞歌》了。
196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编导武兆堤、主演田方和作曲家刘炽找到公木,提出要公木给《英雄儿女》写主题歌歌词。公木听完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后,心情激动不已,不禁想起自己经历的战火纷飞的前沿阵地。他想起自己20世纪50年代初写的诗作《烈士赞》的诗句:当你抱起爆炸筒/和敌人一同粉碎——/敌人永远化作脚下的污泥/你就变为一颗灿烂的金星……依托这个基础,他在长影招待所钻了一夜,第二天就拿出了“烽烟滚滚唱英雄……”
公木事后回忆说,他是怀着对战士、对部队一种真挚的感情动笔的。虽说故事情节是听来的,但却已融入自己的心灵世界。
安娥 激励中华儿女“打回老家去”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铿锵有力,还有一首军歌也同样激昂强劲,这就是《打回老家去》。而它的词作者,是中国著名剧作家、词作家、诗人安娥——《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的夫人,她是一名燕赵儿女。
走进河北省英烈纪念园的英烈墓区,田汉、安娥的塑像静静地矗立着,塑像中的安娥身穿旗袍,昂首向前。时常有青少年、社会各界人士来此凭吊、纪念。“妈妈,安娥是谁呀?“安娥是才女,她是我们石家庄人,《卖报歌》的歌词就是她写的。”“妈妈,妈妈,我会唱。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雕塑前,一对母女的对话中充满着对这位出生在石家庄的红色女杰的敬仰。
安娥,原名张式沅,曾用名何平、张菊生,地下工作化名张瑛,河北省获鹿县范谈村(今石家庄市长安区)人。她从小就个性独立,追求自由平等的理想人生。20岁时安娥就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就成为一名地下工作者,同时开始诗歌创作,先后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1933年,安娥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经人介绍,进入上海百代唱片公司歌曲部工作。此后的4年时间里,她和聂耳等人合作,先后为《女性的呐喊》《渔光曲》《卖报歌》《打回老家去》《路是我们开》《我们不怕流血》《抗敌歌》《战士哀歌》等进步歌曲和救亡歌曲创作歌词。其中,《打回老家去》成为她最为著名的救亡歌曲。
1936年,抗日救亡运动进入高潮,安娥写下了《打回老家去》,并由任光谱曲。“打回老家去,打走日本帝国主义,东北地方是我们的……”这首歌简短有力,强烈唱出了中国人民抗日救国、誓死收复失地的钢铁意志和百折不挠的抗日决心。这首歌唱彻中国的大江南北,“打回老家去”也一度成为响亮的抗日口号。
2008年,安娥百年诞辰之际,安娥的儿子田大畏,根据她的遗愿,将她的一半骨灰埋在太行山下滹沱河畔的石家庄。在经历了漂泊、动荡、激情与牺牲之后,安娥,这位富有才情的红色女杰终于魂归故里。
生茂 一生歌颂人民军队
《长征组歌》《学习雷锋好榜样》《马儿啊,你慢些走》《看见你们格外亲》《真是乐死人》……这些音乐作品可以用“妇孺皆知、如雷贯耳”来形容。它们的曲作者叫生茂,很多人也许不知道,他的家乡是晋州市田村乡庞村,是地地道道的“庄”里名人。
“上个世纪80年代,生茂老师回晋州时,我荣幸地与他结识了。第一次接触我就发现,他举手投足间有着军人的沉着、冷静以及坚毅。”晋州市音乐人赵孟群回忆说,和生茂老师熟悉后,遇到作曲方面的问题,他都会寄信向生茂老师请教,而生茂老师都毫不吝啬,热情地指点。
生茂生于1928年,原名娄盛茂,1945年参加八路军,先后在冀中区火线剧社及华北野战军三纵队文工团任指挥、乐队队长、编导等职。建国后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原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艺术指导,从事部队文艺工作50多年,创作了各种形式的声乐作品两千余首,不少都流传甚广,脍炙人口。在音乐界,他被誉为“一代音乐巨匠”。“这其中有很多都是和部队有关的歌曲,可以说他的一生都在歌颂人民军队。”赵孟群说。
早在战争年代,生茂就注重从火热的革命斗争和生活中汲取营养,创作演出了许多充满激情的战斗歌曲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小戏剧。抗美援朝期间,他以音乐为武器,深入前线,创作了《祖国我的妈妈》《打冷枪》《立功去见毛主席》《填喜报》等歌曲,鼓舞部队斗志,活跃战地文化生活。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时期,他先后创作了千余首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歌颂人民军队、反映美好生活和部队建设风貌的精品力作,反映军队面貌的《真是乐死人》《走向练兵场》,反映军民关系的《老房东“查铺”》《看见你们格外亲》,反映祖国建设繁荣景象的《祖国一片新面貌》《马儿啊,你慢些走》,反映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学习雷锋好榜样》等,每一首都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和部队官兵的喜爱,至今久唱不衰,显示出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在六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中,生茂对国家命运和建设事业充满了激情,他踏遍军营哨所、前沿阵地,为英雄的部队和坚强的人民谱写赞歌,歌颂激烈的战斗生活和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讴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他主创的《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肖华词)大型声乐组曲,是现代中国最成功的红色经典曲目之一,他通过对重大历史题材的完整把握和深刻再现,将丰富多变的民族音乐元素慎重地运用到谱曲创作中,热情讴歌了红军长征的经典事迹和中华民族的坚强性格。它开创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先河,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被称为传承党和军队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红色经典”。
李遇秋 《长征组歌》弘扬不朽军魂
51年前,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曾经参加过长征的肖华将军创作完成了12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长诗。随后,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歌舞团的晨耕、生茂、唐诃、遇秋4位作曲家选择了其中的10首诗谱成了组歌——《长征组歌》。它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其中的许多唱段已经家喻户晓。
《长征组歌》的主创之一遇秋是深泽县人,原名叫李遇秋。
1929年,李遇秋出生在深泽县,他幼年丧母,靠父亲行医维持生计。1940年,11岁的遇秋进了“抗中”学习,学会了很多抗日救亡歌曲;1945年,李遇秋进入了抗敌剧社(战友歌舞团的前身),学会了看简谱、拉手风琴;1950年,他进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1957年,他带着优异的毕业成绩重返工作岗位。
李遇秋在手风琴方面的造诣非常深,他在手风琴教学、作曲方面也是一流的,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代手风琴手,也是目前中国仅有的写手风琴曲谱的专业作曲家。
1965年初春,上级交给战友文工团总团副团长晨耕和生茂、李遇秋一项重任,为总政治部主任肖华上将的《长征组诗》谱曲,并希望能广为传唱。他们3人经反复商议后,决定“按每一段不同的要求分别谱曲”,然后进行了分工。
当年4月份,《长征组歌》的“主旋律”初稿敲定后,写总谱子的重任就落在了“科班”出身的李遇秋肩上。李遇秋曾回忆说:“那是1965年盛夏,我的创作环境就是在战友文工团的一间只有3平方米的陋室里进行的,当时没有电扇,更没有空调,那时我年轻,体力充沛,几乎没白天没黑夜地在写,有时热得受不了了,就索性‘赤膊上阵’只穿个裤衩,双脚泡在凉水盆里,身上只披着一块湿毛巾……”经过两个月的奋斗,《长征组歌》总谱完成了。
1965年秋,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6周年、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之际,《长征组歌》在北京隆重上演,引起了轰动,并传唱全国。
李遇秋的名字是和《长征组歌》连在一起的。1993年,肖华将军的夫人王新兰和著名指挥家胡德风等人共同商议,对《长征组歌》进行再创作,改编执笔的担子又一次落在了李遇秋肩上。他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熬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春节期间也顾不上休息,终于将一部200多页的总谱写了出来。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张震在审听了新版《长征组歌》后称赞说:“老版本好,新版更好,是锦上添花!”
李遇秋对家乡有着很深的感情,曾经多次回到深泽探亲采风,每次回家,他都像个孩子一样兴奋,总有做不完的事情,和大家聊不完的天儿。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还有朴实善良的乡亲,都让他念念不忘。30岁的李梦瑜是石家庄地区唯一一名师从李遇秋老师的弟子。“我也是深泽人,和老师是老乡,能够拜师到他的门下,是我最骄傲的事情。”李梦瑜说,虽然老师已经过世,可老师创作的作品《长征组歌》会一代代传唱下去。
吕文科 王秀芬 美妙歌声颂唱革命军人
1997年春天,河北省“心连心”艺术团到井陉慰问演出,其中就有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吕文科。吕文科的家乡在井陉县,能回故乡表演,他十分激动,一连演唱了三首歌。
井陉县宣传部的高靖华当时也在现场,对于这位“老乡歌唱家”,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口地道的井陉话”。
吕文科是井陉县南芦庄村人。幼年时,他常随父亲去看晋剧、丝弦、河北梆子,并萌生“长大我也去演唱”的想法。1936年秋,他随父到山西阳泉谋生。小学毕业后,为减轻家庭负担,他考入石家庄铁路车务段当了一名列车员。
1949年,吕文科先后在石家庄市文工团、河北艺术学校、建筑文工团学习和工作,1953年调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建筑工程部文工团。后来,他参军进入了海政文工团。
1959年,建国十周年国庆献礼演唱时,吕文科演唱了吕远创作的歌曲《克拉玛依之歌》,歌声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遍祖国大江南北,家喻户晓。吕文科也因此声名红火,知名全国。之后,他又演唱了《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羊倌的歌》等歌曲,均受到了群众的喜爱,他也成为知名的男高音歌唱家。
1963年春,吕文科加入了刚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文工团。从此,他成为海政歌舞团的一名独唱演员,为电影《航标兵之歌》《海岛南泥湾》《夺印》等电影配唱录音。
48年的艺术生涯中,吕文科唱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军歌,《长城组歌——八达岭上望八方》《长江组歌——旧时长江船家谣》《将军还乡白洋淀》《水兵想念毛主席》《水兵最爱什么花》《劈波斩浪永向前》《航标兵之歌》等。他也获得大量荣誉和奖励,获得过中央军委颁发的“胜利功勋荣誉奖章”;他演唱的歌曲《水兵最爱什么花》《木棉花开火样红》分别在1964年、1977年第三、第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汇演中获得优秀奖和创作奖;凭借《克拉玛依之歌》《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两首歌曲,分别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建国四十周年广播金曲奖和首唱奖;1993年,吕文科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的个人专题片《浪花·金锚·音符》曾在中央电视台播放。
1997年11月16日19时,吕老师在北京海军总医院去世,去世前一天他还参加了演出活动,以实际行动做到了“为歌唱事业奉献毕生精力”。
还有一位军旅歌唱家同样是石家庄人,她就是总政歌舞团的王秀芬。王秀芬18岁入伍,在军队开始了演唱生涯。后来,她师从于著名声乐教育家郭淑珍。199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班,1999年研究生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2000年受聘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2003年晋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将军。
王秀芬曾多次参加全国、全军重大演出活动,担任独唱及重唱任务,演唱的歌曲曾多次在全国、全军声乐作品比赛中获得演唱一等奖及“五个一”工程奖。
作为军人艺术家,王秀芬也常年坚持下到基层为部队和地方演出,东到鸭绿江畔,西到世界屋脊,北到鞍山钢城,南到海岛椰林,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和歌声,并深入西藏、新疆、内蒙和云南等边陲地区慰问演出。她曾在海拔4000米的高山哨卡,忍住剧烈的呕吐和头痛的高山反应,为战士情绪饱满地歌唱,引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她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得到了许多荣誉: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评为杰出文艺工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妇女先进个人;1997年还被中国文联评为“德艺双馨”演员;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嘉奖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