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哪些企业能配得上民族企业称号?小米联想还是华为?
民族企业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很确切的定义。
媒体上在报道某大型企业时,为了有意拔高这家企业,常常会冠以“民族企业”四个字眼,好像不和民族挂边就显示不出这家企业的高大上。网络上刚好相反,觉得哪家企业和民族挂钩,就有了爱国营销的嫌疑,会群起而攻之,所以就有“冉冉中国芯”,“新国货”之类的嘲讽。
在判定谁是民族企业之前,首先我们有必要了解民族与企业的定义。
民族者,是指经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稳定共同体,一群基于历史、文化、语言与其它人群有所区别的群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因在语言、文化、历史上的诸多共性,形成了由国家概念维系的一个新民族——中华民族。虽然民族与民族之间因为生活习俗、意识形态等存在一些小的差异,但基本上都不会排斥以国家地域定义的中华民族这一理念。
企业呢?上过初中的应该都能懂。一个稍具规模的养猪厂是一家企业,一个具备完整人事员工结构的大饭店也算是一家企业。
当民族遇到企业,就不是简单的1+1等于2的事了。这个也不是谁权力大、谁权威就可以下定义了,这需要“民族”这个集体意识的认同和定义。(百度词条里的解释的“民族企业”你们大可不必当回事儿)
有了以上条件,我们再来理一理到底什么才能算民族企业。
首先,民族企业必须是能给一个国家民族带来荣誉感的企业;如,日本现在仍有超150年历史的企业21666家,但真正能让世界认识日本的只有日立、松下、三菱、东芝、丰田、本田、索尼、佳能、雅马哈等等(未提及的在等等二字里),这些日本企业是能让日本人引以为荣的企业。其余的2万来家和中国仅剩的六必居、张小泉、陈李济、同仁堂、王老吉六个品牌一样,只能算是百年民族品牌。
其次,民族企业必须是在世界范围内有着较大影响力的企业;为什么要在世界范围内呢?那些做洗衣粉的、做味精鸡精风油精、房地产的,你品牌再响,企业再大,只是在国内而已。消费者只认可你的产品,而对你这个企业没太多兴趣。那些走出的企业就不一样,因为它的产品对世界的其它民族产生了影响,其他民族通过这个企业的产品了解了中国,认可中华民族这一群体的优秀特征,并对这个民族产生了好感。这是荣誉感的另一种补充。2018年新飞破产重组,我想大部分的人最多的反应也就是来一句:哦,怪可惜的,并不会对我们的生活和心理掀起太大的波澜(河南新乡人除外)。
再者,民族企业对一个民族或国家来说,具备独特的重要性;恒大没了会影响中国人生活吗?我觉得不会(你在其中也可以觉得会),因为这类企业没了一个可能会崛起两个。那有人觉得Intel或微软倒了会影响美国在世界上的科技霸主的地位吗?对美国人失去信心吗?毫无疑问会。这是两家企业影响了整个社会进程的美国企业,在美国人的心目中必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有了以上限定条件,再去定义什么是民族企业似乎也不再是难事儿。比如韩国的三星,你弄一下三星试试?怕是有无数韩国人蹦出来要跟你玩命。因此,民族企业除了能给这个民族带来物质上的供应,也会在精神上建立某种联系。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小米和华为谁更有资格称得上民族企业?你只需从民族荣誉感、世界影响力、独特重要性三个方面来简单对比一下,衡量这个企业是否与中化民族产生了某种精神关联,自然很容易就能得到答案。
有人问,作者心目中的民族企业都是谁?私以为格力、海尔、华为、阿里、腾讯、大疆、海康、TCL、吉利、比亚迪这类有自己核心技术,让我们摆脱进口依赖,并对我们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产生了依赖性的企业都是(欢迎补充)。
但可能还是有人会说,我有钱,想买啥买啥,想买谁的买谁的,为什么非要和这家企业建立精神关系呢?他挣钱又不会分我一毛。这是一种典型的利己主义思维,但即便站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极端利己主义思想上,这些企业仍然和你有着很大的很大的关系。1、你享受着它企业税收返还的社会福利。2、它提供了许多兄弟姐妹的就业岗位。3、让中国有了巨量的外汇储备,才有了让你消费进口产品、世界旅游的机会和便利。你必须得弄清你挣的是啥,你国外显摆时花的是啥,这些钱怎么来的?4、提升你在国际其他民族中的地位。穷得再有骨气,不如富字更直接就能让人仰你鼻息。5、想移民吗?你必须得有一家为提供高薪职位的中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