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大维度剖析,孝感米酒和麻城老米酒,谁是价值赢家
《木兰辞》中一段经典:雄兔脚扑索,雌兔眼迷离,双兔旁地走,安能辩我是雄雌!
湖北久知文化,透过9大维度来剖析,孝感米酒和麻城老米酒,看看谁才是价值赢家。
孝感米酒
1、规模体量:
截止2021年底孝感米酒年产值超过20亿元,过亿的厂家5,过2亿的1家。
麻城老米酒2017年总产值2个亿,没有一家企业销售额能破亿,破仟万都是大户;
2、产业链:
孝感农业规划的《四大百亿产业链》已经完整形成,孝感米酒需要的糯米,有年产30万亩糯米稻田的种植合作社在背后支撑。
科研、技改、产供销、上游、中游、下游的配套产业,经过数20年的磨合,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麻城目前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中间差距太大了,未来产业的竞争力,一定是产业链的竞争。
拿一个高大上的例子说明,富士康搬迁到美国建厂,损失数十亿美元,而且工人总共不到120人,最近宣布要返回中国,为什么?
产业链的巨大优势,连产业巨头都忌惮三分,更何况麻城老米酒的小微企业。
3、市场覆盖率:
孝感米酒已经覆盖中国大型商超供应链体系,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都可以看到至少2、3种不同品牌的孝感米酒在货架上销售。
麻城米酒的覆盖率,远远不够,甚至无法进入商超体系,因不少厂家,是作坊式生产许可和加工。
很多都是靠自己的关系在线下销售,偶尔在线上进行一定推流销售,但是不影响麻城老米酒的销售格局。
4、销售区域:
孝感米酒的销售区域几乎涉及到中国绝大多数城市。
麻城米酒的销售市场就是麻城周边的极少数3、5个县市。
5、消费场景定位:
孝感米酒是水酒,定位为饮料更合适些,消费场景:一般是全家人一起消费,吃个早餐,吃个夜宵。
麻城老米酒,属于黄酒系列,是低度酒的系列,消费场景是:在外聚餐的居多,是三五成群好友一起聚餐豪饮的酒;
6、市场口碑:
孝感米酒,多次获得湖北省知名产品和荣誉。
麻城老米酒也获得一些相关资质、荣誉,单纯从这点来看,其实差距并不很大。
7、美誉度:
孝感米酒,在湖北人心目中是:水酒的首选,其中还包括知名的人来进行背书。
麻城米酒的美誉度,只是停留在麻城人的自嗨中,这是一个很客观的说明,既不妄自菲薄,也不过往矫正。
8、文化力:
孝感米酒,有很多的人文故事和经典传说,在其宣传中出现,或者真实、或演绎,但这不重要,关键是要消费者买单,才是重点,。
孝感米酒更需要挖掘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当销售破亿的时候,就是需要整合文化资源的时刻。
这些样子企业才能螺旋向上前进,企业最后的竞争一定,是文化层面的竞争。
比如华为,他和美国的过招,其实拼的就是:原创科技实力,即企业对核心技术的投入和研发力度。
麻城老米酒的文化力,目前还是没有真正挖掘出来,初期的首要目标是:
透过渠道做大市场。这个很关键,当一个企业,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时候,我们才能站着说话。这里的出牌顺序和打法,是有规律性的,不能违背科学发展观。
9、想象空间:
孝感米酒,做到破亿的时刻,其实孝感米酒的掌舵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
米酒的市场规模差不多就是可以见天花板了,他们在想如何拓展企业的米酒品类,他们在向气泡米酒、微醺米酒、低度数女酒方面发展了。
现在孝感米酒的打法就是:向干杯进军,
意味着孝感老米酒,在甜水酒的赛道上趋近于饱和之际时,利用甜水酒的渠道通路优势,再次发力新的米酒品类。
当他孝感要切入这个赛道的时候,根据产业发展的规律,这场换道的品类创新发展,99%是失败告终的,
市场有垄断产业,但没有大小通吃的是市场赢家,一个企业在某个赛道能称王,在另外一个赛道也是称亡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孝感米酒发展的趋势,是很重要的观察点,也可能是麻城老米酒后发先至,甚至是弯道超车的借鉴意义。
麻城老米酒现在是,《周易》上经初九:潜龙,勿用的阶段,处于蛰伏的阶段,要有舍得精神,不要保守有余,而创新不足。
裹手裹脚,耽搁了麻城老米酒发展转型的窗口期,方能有:飞龙在天的景象和境界。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作者简介:宋谦,今日头条千万流量作者,曾任职王志刚工作室,2008年获得《麻城市总体旅游(概念性)规划》全国招标第一名。
湖北久知近期案例精选:
1、2021年12月16日应邀参加木子店老米酒产业规划会;
2、2021年12月23日应邀到齐家山居进行赋能策划;
3、2021年12月24日麻城籍知名企业家就老米酒破圈重要会见;
4、2021年12月30日一个很意思的富二代农业资本破圈会见;
湖北久知文化原创策划系列文集(27篇,请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