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翻元朝暴政,建立明朝政权,朱元璋的统一之战
明朝统一战争,是由明太祖朱元璋带领的,推翻元朝,建立割据政权的一次战争,这次统一战争长达22年。在这22年里,朱元璋的军队面临了什么样的境遇,经历了什么样的政治局面,最终又是如何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进这次明朝的统一战争,带大家身临其境的去看看战争的经过。
1. 明朝统一战争的经过
其实一开始的元朝本来就不太安宁,几乎是每一个朝代,都会有人发动或大或小的起义。元末就爆发了农民起义,这次的农民起义以红巾军为主,而朱元璋就是义军的首领。元至正二十七年,这个时候陈友谅和张士诚政权已经被攻破了,江南得到了统一。朱元璋取得了一部分胜利,于是再三思考下,他决定北定中原。这个时候,就能看出他统一全国的野心。当时的军队首领都是朱元璋亲自任命的,军队开始分别攻打福建、广西等地,在洪武元年,也就是1368年的正月,朱元璋在现在的南京当了皇帝,统一战争的序幕由此拉开。
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下战争背景,1352年朱元璋正式起兵攻打,再后来江南政权建立。他先后消灭了陈友谅和张士诚,这个胜利就为大败元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一方面鼓舞了士气,一方面战胜再战胜。因为要和元军正面交锋,朱元璋就开始了小心谨慎的筹划,首先就是听一下各位将军都是什么意见,常遇春就说了,可以长驱直入,直捣大都,这个方案显而易见的有些轻敌冒进了,元军毕竟也不是吃软饭的,朱元璋自然也是不同意,于是他就根据了当时元朝的地理位置,和兵力部署两方面,开始着手制定作战计划。元朝不是个短命的王朝,它能够存在这么长时间,自然是有他的理由,防守方面一定是非常坚固的。
朱元璋当时候的想法也有史料记录:元建都百年,城守必固,若悬师深入,不能即破,顿于坚城之下,粮饷不继,援兵四集,进不得战,退无所据,必然陷入被动之中。
可见朱元璋对当时候的政治局势,分析的还是头头是道的,他自己也清楚,如果真的采用这种方法,就意味着要速战速决,这是很难的,于是他就决定稳扎稳打。
史料中记录: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
其实朱元璋这个时候,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作为一个皇帝,朱元璋的决策能力还是数一数二的。而后朱元璋也的确根据自己的想法,作出了相应的作战策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攻取山东,占领潼关;攻取河北,使元朝覆灭;最后就是攻取山西,统一整个北方。这三个战略行动循序渐进,由次到主,后来的战争,也的确按照这个轨迹走下去了。
2. 山东之战和河北之战
要说到明朝统一战争中的局部战争,那真的是数不胜数,我们姑且就挑两个来详细讲述一下。
首先就是先前说的攻取河南和山东的这场战役,首领是徐达大将军,出兵前,朱元璋还特地告诫士兵,让他们千万不要杀戮无辜的人民,这个时候他还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这一点朱元璋做的很精彩,避免杀戮人民和驱除鞑虏的口号,非常容易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北伐的阻力就会大大减少。这样的口号,也对人民产生了号召力,因此北伐几乎是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阻碍。
1368年朱元璋得知北伐胜利,这个时候元朝是什么形势呢?山东平定了,大都也因此被孤立,元朝孤立无兵,几乎是没有什么能够赖以依靠的屏障,外面的援军攻不进来,里面的军队也打不出去,四面围堵。五月份,朱元璋就开始制定接下来的战略,当时候的元朝已经是孤立无援了,所以朱元璋同意了之前“直捣大都”的建议,出兵攻打元朝。河北之战是明军攻打河北和大都的战役,1368年的六月,河南的军队在河南一带集结,七月军队集结,向北进发,一路势如破竹,取得了大大小小战争的胜利。
史料记载:“二十三日至直沽(今天津),二十五日败元军于河西务(今天津市武清东北)。二十八日克通州(今北京通县)。元顺帝见大势已去,遂于当日夜三鼓携太子、后妃出健德门,由居庸关逃往上都开平(今内蒙古多伦西北)。”
这个时候,元朝就已经气数将尽,而后徐达领兵占领了大都,杀死了监国和右丞相,皇宫里的争斗也并没有带到百姓的家里,他禁止军队的士兵屠杀百姓,让百姓们还是安安心心,过着自己的日子。而这场战役的胜利,也给朱元璋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总结
其实不难看出,先前的战役中,多次提到了,每到一个地方,朱元璋或是手下的将领都会发布这样的命令:禁止杀戮百姓,这是非常难得的,人民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得人心,顺天意,这才是明君之道,朱元璋做到了,因此他的北伐阻力大大减少。
除此之外,朱元璋能够审时度势这一点很重要,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当时候元朝的实力还很强大,如果听从了“直捣大都”的建议,不能速战速决,只能两方一起耗着,这个时候就是在拼物资了,那么就很有可能全军覆灭,每到一个阶段,就根据当时候双方的背景,军事兵力部署,去制定战略,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不拿将士们的生命不当事,心系百姓。这是一个领导者的风范,也是一代天子的执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