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最佳电影《铁皮鼓》-荒诞背后的人性思考
关注伯乐电影,领略经典电影的精彩!今天介绍一部1979的德国电影《铁皮鼓》。
《铁皮鼓》是由格拉斯的同名小说《但泽三部曲》的第一部改编成,由德国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执导,讲述了奥斯卡三岁时目睹成年人世界的丑恶,决心拒绝长大,反抗他的父母、舅舅、情人,以及纳粹的个人反抗史。
该片因主人公奥斯卡3岁生日得到了一只铁皮鼓,此后一直随身携带,得名《铁皮鼓》,又名《拒绝长大的男孩》,获得第5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第32届国际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对这部电影,评论一致称赞,被认为是一部击中纳粹德国要害的政治电影,是“当代德国电影的突破”,也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反纳粹主义电影之一, 以史诗般的恢弘格局展现了德国战时小市民的众生相,是一部以小见大的影片。它不是一部情节电影,具有强烈的批判和反思倾向,利用荒诞而非理性的手法,使观众感受导演对命运所作的深层次思考,从中感悟出生活的某种哲理。
十九世纪末的但泽(即格但斯克,德国称但泽,为波兰滨海省的省会城市),有史以来一直都是德国和波兰反复争夺的焦点,随着每次战争战胜国的转换频频易主。因此,同时居住着波兰人、德国人、卡舒贝人。
《铁皮鼓》故事起始地的土豆田应该是但泽西南部的卡舒贝地区,该地居民不讲德语,也不说波兰语,而是使用卡舒贝语。
影片从奥斯卡的外祖母安娜·布朗斯基说起,这位果敢的卡舒贝农村贫苦姑娘总共有五条宽大的圆墩墩的裙子,它们样式颜色全部一样,都是乡村的土豆色。安娜平时穿四条裙子,一条套一条,裹着她粗壮结实的光腿。
那时是1899年,安娜还未出嫁,整天忙着干农活。一天,安娜正在农田里收土豆,顺便烤了几个土豆,刚坐下来吃着烤土豆,就远远听见喊叫声,看见德国宪兵正在追捕一个人。
不一会,这个人就跑到自己面前,并祈求帮助。安娜没多想,就让来人藏到自己裙子底下,宪兵前来询问,才知道追捕的来人是纵火犯约瑟夫·科尔雅切克,但安娜仍谎称已经跑远,救下了约瑟夫,宪兵走后,约瑟夫也无去处,就跟安娜一起过起了日子。
当时,正值反对波兰人的运动时期,约瑟夫犯了很多罪,一直和安娜混迹在撑筏人中间,在船上度日。九个月后,安娜生下女儿阿格妮丝。
警方几经周折,终于查到了约瑟夫的下落,在宪兵的追捕下,约瑟夫再度逃跑,没了音讯。有人说淹死了,有人说逃到美国当起了百万富翁,经营火柴生产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但泽宣布成为自由市,波兰人拥有了自己的邮局。阿格妮丝也已长大,嫁给了开杂货铺的德国人马策拉特,但私下却与表兄杨·布朗斯基关系暧昧。虽然两个男人价值观不同,一个是强硬的德意志人,一个则是弱小但有民族气节的卡舒贝人,但都爱着阿格妮丝。
这段三角关系一直和平相处,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奥斯卡来到人世。转眼三年过去,三岁生日时,奥斯卡得到了一只铁皮鼓。
在生日晚会上,奥斯卡目睹了母亲与杨的调情,看到了大人们的世界,想象到了自己的未来,于是想要停止长大,故意从地窖楼梯摔下去,虽然没有伤到筋骨,但却不再长高。
也因为这次跌落,奥斯卡意外获得了“尖声惊叫震碎玻璃”的特异功能。
6岁,父母送奥斯卡去上学。课堂上,奥斯卡仍然在不停地敲着铁皮鼓,不听老师讲课,老师要拿走铁皮鼓,结果奥斯卡开始尖叫,将教室窗户玻璃震碎,甚至将老师的眼镜震碎。
因此,妈妈带奥斯卡去医院检查,医生想拿走铁皮鼓,奥斯卡又开始尖叫,震碎了医院里的各类玻璃器皿, 医生震惊之余,还要深入研究,写学术报告。
1933年,奥斯卡已九岁,但泽笼罩在法斯主义的气氛中,崇拜贝多芬的父亲成了纳粹小队长。表舅杨仍然在波兰的邮局工作。
在纳粹的盛大集会上,奥斯卡用四分之三拍的鼓点扰乱了乐队的演奏,把会场变成了舞场。
阿格妮丝依然和杨在旅馆幽会,常把奥斯卡托给犹太玩具商马尔库斯照看。
马尔库斯也暗恋着阿格妮丝却没有表白。
奥斯卡也明白母亲和杨的事,一次他爬上旅馆对面的尖塔拼命敲鼓,用尖听震碎了旅馆的玻璃。
不久之后,阿格妮丝又怀孕了。面对纳粹的丈夫,和被统治的波兰情人杨,夹在两个男人之间,犹太玩具商劝阿格妮丝不要再跟杨来往,其实杨才是奥斯卡的亲生父亲,她犹豫不决,心情烦闷,开始拼命吃鱼,最终中毒而亡。
1939年9月1日,但泽波兰邮局被德国军队包围,奥斯卡将杨引入邮局,杨被俘遇害。
不久,家里来了一位16岁的女佣玛丽亚,已经15岁的奥斯卡仍然没有长高,外形像个孩子。玛丽亚与奥斯卡两人形同姐弟,经常一起吃饭睡觉,于是有了肌肤之亲。
可父亲却强奸了玛丽亚,奥斯卡亲眼看到,心中充满恨意,却又无可奈何,玛丽亚怀孕后成了奥斯卡的继母。
奥斯卡恨不得杀死玛丽亚肚中的孩子,玛丽亚一手夺过剪刀。
玛丽亚的孩子出生,一家人开怀畅饮,恭喜奥斯卡有了弟弟,奥斯卡却称其为自己的儿子,并且说3岁时也送他一个铁皮鼓,也会告诉他如何才能不长大。
奥斯卡不愿在家再呆下去,就参加了前线侏儒剧团。在剧团中遇上侏儒女演员古雷娜,二人情投意合恩爱甜蜜。
奥斯卡表演敲鼓震玻璃,古雷娜表演蒙眼猜谜,很受欢迎。可惜好景不长,古雷娜在撤退时被炸弹炸死。奥斯卡也回到了家乡。
玛丽亚生的孩子已三岁,奥斯卡也送他一只铁皮鼓作为生日礼物。同时玛丽亚告诉奥斯卡,警察想抓他去疗养机构。
战争已近尾声,苏军开进但泽,马策拉特烧掉纳粹照片,取下并撕毁希特勒画像,挂上贝多芬画像。
苏军进屋搜查,慌乱中马策拉特将纳粹徽章扔掉,奥斯卡故意捡起塞回父亲手中,马策拉特将徽章塞入口中,结果卡住喉咙,双手乱舞被苏军开枪击毙。
父亲的葬礼上,奥斯卡说着“我该还是不该?你已经21岁了,我该,我一定要长大!”,接着将鼓扔入墓穴中,正在这时,刚好被弟弟扔来的石头砸晕,也跌入墓穴中,被救起后,他开始长高了。
火车站,玛丽亚带着奥斯卡和弟弟爬上了向西方开行的列车,但泽的田野上年迈的外祖母孑然独行,火车喷着黑烟,消失在地平线上。
整部电影看完,充满了荒诞、夸张的表演和情节,让人感受导演对命运所作的深层次思考,一窥成人世界的虚伪肮脏,看到了纳粹德国的丑恶嘴脸,看到了战争之下小市民的众生相。
同时,也看到了小奥斯卡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与牺牲者,呈现出的叛逆与丑怪,他既是一个杀人者,家人因他而死,他又是一个局外人,停止生长,一切与他无关。
最后,从中感悟出生活的某种哲理,我们不应该忘记历史,甚至否认历史,而应该正视历史,珍视和平,一致为构建和谐世界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