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敖丙的人格构成分析
《哪吒之魔童降世》国产动漫电影,由霍尔果斯彩条屋影业有限公司出品,导演饺子(杨宇)执导,于2019年暑期上映,总票房破50亿,豆瓣评分高达8.5,位列中国影史票房榜第三。该片改编自中国传统哪吒故事,讲述了哪吒“生而为魔”却“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长故事。影片中另一个颠覆性改编人物----敖丙。
敖丙经历了一系列的事件之后,自身的人格结构逐渐构建完整,使得敖丙逐渐立体、丰满,这契合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奥地利著名医学家,精神分析学创始人,有一套系统的人格结构学说,即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
一般情况下,人格结构趋向于动态式平衡,即本我、自我、超我这三者之间处在一种微妙平衡状态,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人格的正向发展,也就是形成健康的人格结构。如果三者失衡或遭到破坏,就会危害人格的形成及发展。在影片中,敖丙的三重人格结构是逐渐地发展和完善的,复杂的人格结构,影片塑造的敖丙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一)“残忍自私”的本我占据上风的阶段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最原始的心理结构,充满本能和欲望的强烈冲动,遵循着快乐原则,只求满足本能的欲望。敖丙的本我依托于本能与欲望,既残忍又自私。
敖丙的本我是残忍暴虐的。当敖丙与哪吒合力救出“小妹”后,成为朋友。他回到龙宫后,申公豹给了敖丙当头一棒,哪吒便是魔丸,是自己封神登天的一块垫脚石,这样的现实让敖丙深受打击,发出疑问:“魔丸真的是十恶不赦吗”,龙王看出敖丙的内心挣扎,道出了龙族被天庭镇压的悲惨命运,对于龙族如此不公的命运,敖丙心中充斥着痛苦与愤怒,这时敖丙人格中残忍暴虐的本我被激发出来了,虽因哪吒是自己的朋友而有所动摇,但在强大的集体心理暗示下敖丙向残忍暴虐的本我屈服了。
敖丙是龙族的,父亲是龙王,敖丙无法改变出身,也无法从观念上去忤逆父亲龙王。弗洛伊德说:“倘若一个个人在一个集体中放弃了他的特点,而让其他成员通过暗示作用来影响自己,这就会使人想到,他这样做是因为他感到有必要与他人保持和谐,而不是与他人相对立——也许说到底他是‘为了爱他们’。”龙族因天庭变相囚禁族群,怨念日复一日增长,使得龙族出现了一种极其功利的集体心理:只要能封神登天,龙族任何人都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这样的集体心理与敖丙人格结构中本我相重合,都是内心欲望的化身,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敖丙残忍暴虐的本我气焰。这种集体心理通过龙王暗示给敖丙,也是将敖丙的本我放出来,自我已经控制不住本我的发展,敖丙本我越来越不受自我的约束了,来源于本能中的残忍暴虐被释放出来了。
敖丙的本我是自私的,充斥着欲望。当哪吒在海边吹响海螺邀请敖丙参加自己的三岁生辰宴,敖丙迟疑,慌乱和愧疚。敖丙出身龙族,一直生活在海底炼狱,一辈子不敢正大光明出现在世间,他最初始的欲望就是获得自由,活在光明下而非黑暗中。出身龙族,一辈子背负“异类”这个词,他想摆脱这个异类身份,获得自由。敖丙的欲望除了获得自由,还有建功立业,封神登天,带领龙族跻身天界,这虽然是亲族强加在敖丙身上,但在这种观念的长久灌输下,敖丙俨然将其当成自己需要完成的使命,这也是敖丙的私心。
当申公豹把所有事情都告诉了敖丙,并说“龙族的存亡就在你一念之间”,敖丙在犯下了活埋陈塘关的恶行后,虽然感到内疚,但他无法控制内心深处泛滥的私欲。这时敖丙的本能欲望在集体心理的暗示下变得极其强烈,内心想要获得自由,封神登天的想法也随之出现。此时敖丙内心的想法是自私的,若满足私心,就得伤害无辜之人,就得作“恶”。敖丙选择了用血腥暴力的方法来满足自身欲望,摧毁一切,内心的恶无处遁形,此时的超我被集体心理用暗示的方式化解,根本压制不住本我,这种趋于本能的想法转化成敖丙的自我展现出来,也就最终使敖丙活埋陈塘关。
(二)“逐渐完善”的自我的矛盾反抗阶段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企图用外部世界的影响对本我和它的趋向施加压力,努力用现实原则代替在本我中自由地占支配地位的快乐原则。”“自我”代表着理性和常识,遵循现实原则。敖丙的人格结构一直在不断变化发展,敖丙自我在不断完善。随着外部世界的变动,敖丙的自我也随之发展。
影片中的颠覆性改写-----建构出敖丙与哪吒的镜像结构。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认为:六个月到十八个月的婴儿阶段,主体通过镜子中的形象,来进行想象性的自我确认和自我迷恋,并完成自我结构化的心理发展过程,即镜像阶段。雅克·拉康说:“在这个模式中,我突进成一种首要的形式。以后,在与他人的认同过程的辩证关系中,我才客观化。”
灵珠与敖丙结合,哪吒身负魔丸,某种意义上,归属于同一体。刘起认为:“两者作为镜像结构的对立面,都在寻求认同,也都对自己的身世有所不甘。” 两人同源又同病相怜,对不公命运的怨怼,对世人成见的逃避,都在找寻真正的自己。敖丙在哪吒身上先是看到自己,再认识自己,最终找到自己。
世间,敖丙踽踽独行,偏偏遇上一个像自己又不像自己的哪吒,跟他同出一源,却又彼此对立,敖丙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对于各自的身份,影片一开始便交代两人降世的背景。天地灵气孕育出一颗混元珠,因吸食灵气太杂,被元始天尊炼化,分为灵珠和魔丸,并在魔丸上施下天劫咒,三年后引天雷下凡摧毁魔丸。本该与灵珠结合的哪吒阴差阳错下与魔丸相结合,而灵珠被申公豹盗取,换到了敖丙身上,两人的人生就此改写。原本毫无关系的来自妖族、人族的两个个体,因灵珠、魔丸的介入,从本质上归为同一体,虽被人为的分离,但彼此之间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样的身世让敖丙对哪吒产生了同伴的感觉,孤独的情感随着哪吒的出现减少了几分,在哪吒身上,敖丙看到了以往的自己,一个被困于世人成见中的“异类”,一个一直在逃避,一直放逐内心,对命运的不公充满怨怼,却不敢也不想进行反抗的孤独者。两人的相遇是偶然也是必然,两人通过拥有降妖除魔的初心成为了对方唯一的朋友。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两人成为朋友也代表着敖丙肯定哪吒的处事方式,其实也是变相的认可自己。从哪吒的身上,敖丙在逐渐认识自己。
在哪吒的三岁生辰宴上,敖丙与哪吒的战斗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一场精神上的斗争。在这场战斗中,敖丙与哪吒的对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敖丙自己与自己之间的对话与较量。敖丙对哪吒说:“别挣扎了,你生来就是魔丸,这是命中注定的。”这句话无疑是说给自己听的。告诉自己要学会认命,自己生来就是龙族,就是一个异类,也是灵珠,天生便要与魔丸势不两立,这是敖丙向命运的妥协,对自己给出的第一种答案。
作为镜像结构的哪吒却给出了另外一种说法:“去你个鸟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就是成为自己,而非他人强加的命运,学会抗争,打破身上背负的沉重枷锁,做真正的自己。
一个是妥协,一个是抗争,在这场敖丙内心自我的较量中,后者最终取得了胜利。敖丙最终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学会反抗,自己是谁自己说了算,敖丙只是敖丙,而非灵珠、异类、机会、孝子、好徒弟等等,他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敖丙。在敖丙的内心世界中,与自己达成了和解,建立出完整的自我。回归现实中,与哪吒一同抵抗天雷,双双达成和解,最后,敖丙终于获得了世人的认可,在这认可中,敖丙的自我也走向了最终的完善。
(三)“高尚纯粹”的超我阶段
“超我”也称“自我理想”,是“自我”的分化物,是“自我”借助“本我”的无意识冲动转化形成的,“在一定意义上,‘超我’是个人立足于心的存在,它是对于人的自我预设,是对生命的升华和创造。”超我以“至善原则”来规范自我。敖丙人格结构中的超我通过“善”表现出来,这种超我既高尚又纯粹。
影片中敖丙一出场,就展现出他的“善”。这种“善”其实就是一种“自我范典”,从敖丙身上体现出来的“善”,本质与弗洛伊德所说的“超我”相同。在海夜叉掳走“小妹”后想遁海逃走之时,敖丙将海面冻结,阻止海夜叉逃走并救人,他的救人举动是善举,并没有选择冷眼旁观,冒着被他人揭露身份的风险,毅然选择救人。阴差阳错之下,敖丙与灵珠的结合虽是个错误,却不能将其分开来论,也不能否定敖丙的“善”,在结合后,敖丙是灵珠,灵珠也是敖丙。作为灵珠,敖丙一直在做善事,行善举。
影片的最后,敖丙与哪吒共同抵抗天雷,也是一次敖丙人格结构中的超我取得胜利的展现。在哪吒被天劫咒控制,升入天雷聚集下方时,敖丙也随之跳入天雷阵中,与哪吒共同抵抗天雷。龙族给敖丙防身的万鳞甲,也被他拿出来,用来抵御天雷,这时的敖丙是伟大无私的,他的心中有着最纯粹的善意:尽自己所能救人。
无论这个救人举动像是“以卵击石”,敖丙也义无反顾。此时敖丙的超我在人格结构中占据上风,在“高尚纯粹”的超我支配下敖丙实施了这次救人行动。敖丙抛却对死亡的恐惧,抛却世人成见,抛却自身欲望,放下所有一切去救哪吒。如果说哪吒是“救世主”,那么敖丙则是那个拯救“救世主”的人,他的行为更加高尚,更加纯粹,更令人钦佩。
敖丙知晓世间法令,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私欲是会在损害他人的利益下才得以实现,也知道哪吒并未犯过大错,而自己却因满足自己的私欲要去杀死哪吒。严厉的超我对此时的自我发动攻击,使敖丙产生了强烈的内疚感。弗洛伊德认为:“内疚感的两个来源:一个是起源于对于某个权威的恐惧,另一个是后来起源于对超我的恐惧。” 这里所指的内疚感来源显然是第二种,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此时的敖丙还没有真正的干坏事,而只是意识到自己有干坏事的想法时,他也会感到内疚。敖丙产生这样的内疚感就是由于超我对此时被本我转化成自我的一种压制,这种压制在影片中很多地方都有所体现。
在这场人格结构斗争中,我们只能从敖丙的行为举动中进行相应的探究与解释。这种压制会产生的一种结果是:严厉的超我赢得胜利,也就是敖丙人格结构中的超我通过敖丙自身得到彰显。申公豹命令敖丙在哪吒入魔后杀掉父母师长后,再以“救世主”的姿态与哪吒缠斗,拖到天劫咒降临击杀哪吒,就此建功立业。
申公豹的言语其实已经在敖丙脑子里预演了一遍,预想这一切如果发生会是怎样的情形,结果是自己的私欲得到满足却会产生严重的负罪感。因为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以及对超我的恐惧,促使敖丙违背申公豹的命令,并采取行动阻止哪吒进一步魔化,在已无自主意识的哪吒即将击杀李靖时,敖丙挺身而出,救下李靖,并将乾坤圈重新交与太乙真人,最终乾坤圈再一次制止哪吒入魔。
当敖丙想满足自身欲望时,在现实中却受到毁灭性打击,这样相左的内心与外在使得敖丙备受煎熬,受到良心的谴责。在这种情况下,当敖丙有作恶的想法或作恶的行为时,严厉的超我会对其进行打击,纠正并制止“恶”的发生,压制住“残忍自私”的本我,“高尚纯粹”的超我取得最终胜利。
三重人格本身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在影片中,敖丙许多举动,无法用单一的人格结构进行分析。敖丙的三重人格结构不断地进行斗争和转化,使得敖丙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处于一种犹豫徘徊的状态,无论选择顺从哪一方,都会遭受到其它方的顽强抵抗甚至压制。当敖丙面对一件事情时,通常无法在短时间内做出自己的决断。前期的敖丙一直在被动地接受他人灌输于自身的观念,在后面与哪吒相遇,最终从哪吒身上找到了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