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
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始建于1981年,地处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核心地带,这里是高科技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
2015年6月,红山小学并入中关村三小,称作中关村第三小学红山校区。2016年,建成万柳北校区,而中关村部归为中关村一小。2018年1月,中关村三小与北京中法实验学校小学部开展合作办学,支持中法实验学校小学部快速发展。2018年3月,中关村三小承办雄安新区原雄县二小,学校更名为中关村三小雄安校区,实施一体化管理。 [1]
2019年4月17日,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正式承办海淀区科技园小学。科技园小学更名为“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科技园分校”,“大家三小”再添新成员。 [2]
“大家三小”是中关村三小在学校浓厚历史文化积淀中形成的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已成为北京普教领域的一面旗帜。至此,中关村三小形成万柳北校区、万柳南校区、红山校区、雄安校区、科技园分校,和联盟校“北京中法实验学校”,一校多址的集团化办学新结构。 [3]
学校校训
家和成学、知行合一、立天地心。
入学咨询请私信
办学理念
“学校应该是教育孩子、团结人们、引领社会的地方;学校应组织起由学生、教师、家长、学校管理者、社区等联结起来的多样化的学习关系;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与可能,为教师提供专业成长空间与资源;学校要让孩子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学习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在完成真实世界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动手实践能力,养成行为品质,让学习与社会需要一致,成为真正有益于自己、他人和社会的人。”2011年7月,中关村三小借30年发展之机,开启“面向未来,重塑学校”的教师广泛民主对话,引导教师站在更高层面上重新定义学校。历时一年的研讨与聚焦,最终形成《学校发展纲要》,明确了面向未来的学校定位和发展方向。 [6]
处处是教室、图书馆、博物馆、舞台,这是三小对“学校3.0”空间的具体描述。走进中关村三小,各个空间都有孩子们开展学习、研究、交往的影子,空间和人自然交融。
近年来,中关村三小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范围,学校探索多种路径,形成援建办学、联盟学校、一校多址等集团化办学管理体系,成为海淀区办学形式丰富的教育集团,推动了各校区均衡化、个性化、共同发展。在教师资源方面,通过一体化管理,建立各校区干部交流轮岗、骨干教师流动机制,教师考核与激励制度,实现教师资源柔性流动和人才贯通培养,增强各校区自身造血能力。在教育教学方面,主校区与各校区实施教师研修一体化、教学一体化及课程资源同步,通过输出先进课程理念,各校区逐步实现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在学校管理方面,建构扁平化管理体系,不断调整管理运行机制,从本校内部管理延伸到集团规模化办学管理,架构开放、创新、合作的网络化体系。 [8]
学校秉持“理念一致、多样生态、雁阵引领、共同发展”的集团化办学理念,保持、扩大各成员校传统办学特色,实现本校先进办学理念与特色办学文化的融合与共生。学校发现并保持每个成员校特色。红山校区具有优秀的红色基因与国防教育特点,通过与总校“真实的学习”课程理念结合,各学科教师与总校教师团队实现无缝对接,并开发出一系列国防课程相关的项目学习,总校班组群的教育组织形式也在红山校区落地。提供资源,积极支持成员校个性发展。在雄安校区,骨干团队常驻雄安,依托雄安特色,引入先进教学理念,践行真实的学习。通过建章立制,成立名师工作室和建立创新奖励机制这“三驾马车”,让雄安校区稳步发展。建构共同发展的“大家三小”。在联盟校北京中法实验学校,学校派出核心教师团队,依托中法学校管理团队,完善教师经验共享,帮助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让“大家三小”的优质教育理念有效扩散。
教育创新
编辑 语音
这所学校没有上下课铃声,处处都是教室。老师没有办公室;一节课未必40分钟,班级之间的墙可以打开,时间、空间重组在这里成为可能;三个不同年级的学生混龄组合共同学习生活,中国家庭式学校关系、学习共同体亮相;突破了“藩篱”打破百年来的固有模式,创建了现代学校治理体系。 [10]
动结构,突破以单一“班级”为单位的刚性组织,创建面向未来的新型教育组织形态——“班组群”;造空间,以建构学校建筑空间为契机,拓展学校学习空间,通过共享形成多样、多维的学习关系;立课程,超越班级授课和分科教学局限,为学生提供更多样、丰富的课程供给——生态大课程实践体系;创环境,完善学校与家长、社区关系的顶层设计,滋养互动互惠的教育生态,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环境。这所学校,就是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 [7]
学校3.0的空间设计对应着“真实的学习”课程规划,尝试教与学方式的改变。跨越学科界限,将原有十几门学科整合成六大课程群:语言类(中文、英文);数学、科学、技术和工程;历史与社会科学类;视觉艺术类(美术、手工、摄影、微电影);表演艺术类(音乐、戏剧、舞蹈);积极身体活动的健康生活类。 [7]
超越班级授课制和分科教学局限,增加时间和空间弹性,围绕“受欢迎、有能力、有担当”的育人目标,中关村三小建构生态大课程实践体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样丰富的课程供给。生态大课程穿越课程结构壁垒,有机融合分科与综合学习优势,聚焦学生创新实践和解决问题能力,成为一个完整的课程实践体系,使学生学习活动与积极行为养成相统一,知识学习与动手实践、社会交往过程相统一,使深度学习得以发生。 [7]
教学特色
真实的学习
学校课程分成六个课程群,用真实的学习价值导向,把这六个课程群按照三层六类的方式做了课程管理。大板块课程时间是90 分钟,把相邻的两个学科放在一起,中间没有上下课的界限,为学科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
课程结构以“真实的学习”为价值导向,第一层为基础层,指国家课程以及国家课程的延展;第二层为拓展层,强调跨学科的学习;第三层既有跨学科的学习,也有国家课程的延展,但最鲜明的特征是综合任务课程,也就是项目学习。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多层融合、资源丰富、生态可持续的课程结构。 [11]
每周二的下午进行项目学习,不仅有分科学习内容,还有每周两个学时的综合实践学习, 用于解决寻找真实世界的问题。三个班的学生组成不同的团队,一同探索和研究项目。这也是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我与他人的关系、管理项目的比较好的学习体验。源于一个有意义的真问题,学生的学习会更有挑战性。有些学生的经历会很丰富,有时过程还会很曲折。但是这种丰富和曲折的过程,也是学习跨学科思维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重要经历,更易于核心素养的落地。
此外,学校成立了模型、机器人、DI等科技社团,舞蹈、管乐、弦乐、民乐、合唱、绘画等艺术社团,武术、击剑、球类运动等体育社团,丰富的社团活动,促进了丰富的课程建设,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12]
线上“魔法课堂”
中关村三小的网上教学主要有两个平台:一是海淀区教育资源平台。每个孩子通过自己的ID账号登陆,学生根据年级、老师的推荐去选择合适的课程。一个是中关村三小自主研发的“魔法课堂”。学习模块是“3+3”模式,分为“必选空间”和“特色空间”,涵盖学科学习、项目学习、体育锻炼、自主学习、交流空间和亲子互动等六类。学生们在“魔法课堂”里面,有成果展示的空间,以音频和视频的方式上传。 [13]
学校的老师们每天分3个时间段在线指导答疑,解答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上的各种问题。另外,学生们还可以将自己的作业、项目学习成果上传,也有每个班组群的导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学校的“魔法课堂”基本实现了“推送、互动、共享”三个方面,让不同的学习群体,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在家进行个性化学习。同时,老师们也用技术、耐心和专业,和家长一起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空间。 [13]
在“魔法课堂”,我们鼓励“一人一课表”,每个学生定制自己的个性化学习安排表,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把一周的学习内容、互动内容,根据自己的计划,合理安排在每天的学习时间表里。 [13]
魔法课堂(2张)“周末艺术课”是中关村三小面向社区、社会开设的公益课程,隔周的周末开课。课程之初便是家长陪伴孩子一起上课,以乐团演出、博物馆课程、舞台剧、音乐会、舞蹈、版画、名曲艺术赏析等多种形式呈现。后来中关村三小开放了课程,打开校门邀请左邻右舍的居民一起参加学校的“周末艺术课”。 [14]
谈起开设“周末艺术课”的初衷,课程创建人、中关村三小课程部艺术主任张文峰说,“一所学校的艺术教育使命应该是让孩子经过6年的学校教育,懂得如何尊重他人、如何欣赏音乐,懂得欣赏音乐的礼仪,让他们拥有艺术修养和人文修养,同时通过大量的艺术课程,培养孩子的艺术审美、艺术思维,能用艺术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 [15]
“周末艺术课”尝试用多种方式跳出传统课堂中规中矩的授课模式,创设一个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课堂,从艺术的方方面面为学生带来不同于课堂且贴近生活的课程。 [16]
“周末艺术课”已延伸出博物馆、舞台剧、音乐会、版画、名曲艺术赏析、周末阅读等课程。“课程之初并没有想到会延伸出这么多丰富的课程,都是在做的过程中自己生长出来的。不做肯定什么都没有,做了就会有更多可能。”张文峰说。 [17]
中关村三小也通过“周末艺术课”的方式,尝试让学校成为社区的文化中心。“周末艺术课”正在以其独有的课程,创建一个公益活动,帮助学校建立与社区良性互动关系,形成一个学校常态的、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 [18]
“公益之心一直是中关村三小倡导和践行的理念,中关村三小希望用艺术打开学校大门,与社区居民共享优质资源,承担属于学校的社会责任。”中关村三小校长刘可钦说。 [19]
“自主社团”
中关村三小“自主社团”得特别之处在于仅以兴趣为主,孩子们混龄组合,每周有两个中午的时间完全由学生自行安排。学校希望每个在校的孩子会通过不同的事件,和更多的小朋友发生连接。 [20]
大家知道三小只要说自主就意味着老师向后退,但是老师向后退,并不意味着老师撒手不管,老师说管也不是一切由老师监控。好的教育不是在两极做选择,而是找到其间的一个平衡点。 [21]
中关村三小自主社团摸索这几年,既非以数量多为胜,也不以做得好为荣,而是让老师们把视野放在社团开展过程中,关注每个社团的孩子们是怎么进行自主组织的,包括规则的定制,学习的状况等,并及时给予指导。 [22]
同时老师还对社团进行定期指导,如“精英召集令”就会用近半个月的时间,来回答孩子们在社团运作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解散的一起分析原因,存活的一起总结经验,促使社团不断升级。 [23]
总而言之,教育就体现 在老师的进退之间,而无论老师做什么,关键是要帮助孩子成长。 [24]
“毕业答辩”
800余名中关村三小学生毕业要像大学生一样写论文,还要参加答辩,他们的“研究成果”还将被收录到论文库中。截至2019年5月,这已经是学校第四年举行毕业生的论文答辩了。 [25]
“大部分论文题目都是身边事儿,是让孩子们够得着、有兴趣去探索的话题。”学校老师介绍,2018年12月底学校就发布了毕业项目,要求全校学生从健康生活、信息技术、艺术、生物科学、社会科学、语言文学、历史文化、数学科学、学校生活等九大类中确定自己的选题,并进行自由组队。学校专门为孩子们配备了强大的导师资源,他们既可以选择校内教师,也可以选择校外专家作为自己的论文导师。 [25]
《论手机对小学生视力的影响》《家有“二宝”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论国足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中关村三小北校区早高峰时段堵车情况改良与控制》等热门话题,都成为孩子们的论文题目。据初步统计,该校所有校区800余名六年级学生一共完成了约600份毕业论文。 [25]
孩子们的论文格式和答辩流程,全部模拟了大学生答辩过程。虽然他们的论文研究话题和成果看上去并不完 美,有些会是童言童语,但是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了研究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对身边事儿的关注度。 [25]
中关村三小的“毕业项目”就是一个综合各种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的项目学习,也是检验六年小学教育的一个“里程碑”。学生通过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展演等环节真实地回答:在这六年中,我们学到了什么?学得怎么样? [26]
学生从以上三类中各选择一个内容或主题,从组建团队、确定选题,到查找资料,再进行现实世界的调查,提出解决问题的决策、创意或方法,经历选题、设计、分析、实践、答辩等环节,学生需要调动六年来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教师与学生一同走出纸笔考试的局限,帮助学生用更多样的方式解读“我的优秀”。 [26]
六年级毕业答辩
办学成果
编辑 语音
学校先后被评为北京市校园文化示范校、市科技教育示范校、市体育卫生工作先进校、市科研先进校、区教学管理示范校、区艺术教育示范校、区教育先进集体、区德育先进校、区青年教师先进集体。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校、海淀区科技教育示范校。
2019年,在70年国庆庆祝活动中,中关村三小有76名同学在国庆方阵的情境式表演三“同心追梦”方阵队伍表演。虽然这些低年级的孩子们年龄小,但在训练中的表现却个个都是好样的。 [27]
2009年,为了迎接国庆60周年,学校参与拍摄了《中国好少年之歌》纪录片。参与拍摄的有当时2014届的二年级六班等。广场阅兵站在方阵花篮中的两名手举花束的学生为中关村部2012届四年级十二班的学生。同年,中关村三小开展了丰富的民族活动,并且我校学生与民族小伙伴,在中南海受到温家宝爷爷的亲切接待,温家宝与同学们一起随着《好大的家》音乐跳舞,向同学们赠送辞典,我校学生与总理通信,并收到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