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有个镇南王,此人是谁?让刘镇南碑告诉您
汉末汉阴有位镇南将军,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荆州刺史刘表。
从网上所检索到的《刘镇南碑》碑文出自《全三国文》。读完墓表可以看出刘景升由山阳郡功曹任上,升迁大将军椽,继而北军中侯,公元190年十一月到官(存疑)荆州刺史。任上,平宗越贼寇有政绩;公元195年授牧节,成武侯,安南将军。
后,君保完万里至于沧海。圣朝钦亮,析圭授土,俾扬武威,授镇南将军,仪如三公。并督交、扬、益三州,委以东南,惟君所裁。【考“镇南将军”之谓为古代重要军事职官名称,为四镇将军之一。代王掌征伐背叛、镇戍四方之任。三辅之南,惟君所裁,南半中国地归刘表管控,这个权力就是南中国的王才可具有。】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八月,刘表遘疾殒薨。太和二年(公元228年),葬于先茔。
俄而汉室大乱,祸起萧墙,赋臣专政,豪雄虎争,县邑闾里,奸仇烟发,州县残破,天下土崩,四海大坏。当是时也。虽有孔、翟之圣贤,育贵之勇势,无所措其智力。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董卓奉诏率兵进入洛阳,废汉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自为相国,独揽朝政。次年关东诸侯推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董卓败,挟持汉献帝刘协西走长安,并驱使洛阳数百万人口西迁长安。行前,董卓士卒大肆烧掠,洛阳周围二百里内尽成瓦砾。初平三年,董卓被王允、吕布所杀。
历时三年的董卓之乱,时间虽短,却使东汉政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董卓专权暴政引起的诸侯讨伐,为群雄割据局势打下了基础。东汉政权日趋衰败,三国群雄在此期间先后登场,军阀混战的三国乱世由此开启。
君遇险而建略,遭难而发权,招命英俊,援得骁雄,谋臣武将,合策明计。
坐镇荆襄安抚南夷
《袁术传》中表述了刘表单马入宜城的艰辛,《刘表传》对此也有陈情。“灵帝崩,以大将军掾为北军中候。代王睿为荆州刺史。”
学业堂
司马彪战略曰:刘表之初为荆州也,江南宗贼盛,袁术屯鲁阳,尽有南阳之衆。吴人苏代领长沙太守,具羽为华容长,各阻兵作乱。表初到,单马入宜城,而延中庐人蒯良、蒯越、襄阳人蔡瑁与谋。表曰:“宗贼甚盛,而衆不附,袁术因之,祸今至矣!吾欲徵兵,恐不集,其策安出?”良曰:“衆不附者,仁不足也,附而不治者,义不足也;苟仁义之道行,百姓归之如水之趣下,何患所至之不从而问兴兵与策乎?”表顾问越,越曰:“治平者先仁义,治乱者先权谋。兵不在多,在得人也。袁术勇而无断,苏代、具羽皆武人,不足虑。宗贼帅多贪暴,为下所患。越有所素养者,使示之以利,必以衆来。君诛其无道,抚而用之。一州之人,有乐存之心,闻君盛德,必襁负而至矣。兵集衆附,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术等虽至,无能为也。”表曰:“子柔之言,雍季之论也。异度之计,臼犯之谋也。”遂使越遣人诱宗贼,至者五十五人,皆斩之。袭取其衆,或即授部曲。唯江夏贼张虎、陈生拥衆据襄阳,表乃使越与庞季单骑往说降之,江南遂悉平。
刘表位列“八顾”之一非浪得虚名,原荆州刺史王睿被孙坚杀死后,大将军何进向朝廷推荐了刘表担任荆州刺史,显示出何进对刘表的偏爱及对刘表的能力和才华的肯定。
出次北境,迁屯汉阴,因沧浪以为隍,即春,叶以为庸。南抚衡阳,东绥淄沂,西靖巫山,保囗四疆。选才任良,式序贤能,简将命卒,棋布星陈,备要塞之处,戍八方之边;劝穑务农,以田以渔口,口口余粟红腐,年谷丰夥。江湖之中,无劫掠之寇,沅湘之间,无攘窃之民。郡守令长,冠带章服,府寺亭乡,崇栋高门,皆如其旧;当世知名,辐辏而到,四方襁负,自远若归;穷山幽谷,于是为邦。百工集趣,机巧万端,器械通变,利民无穷。邻邦怀慕,交扬益州,尽遣驿使,冠盖相望。下民有「康哉之歌,群后有归功之绪;莫匪嘉绩,克厌帝心,即迁州牧,又迁安南将军,领州如故。
《刘表传》和《战略》所纪亦解释了镇南碑笼统的文字表述。将刘表坐镇汉阴前后所历劫难如画卷般展开,先是袁术为难,后是宗越山藩势力裹挟地方政令,都被其轻松化解了,表“招诱有方,威怀兼洽”“爱民养士,从容自保”,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荆州人心思定,一片安稳。疆域扩展,南接五岭,北控汉江,方圆几千里,兵士十多万。在全国战乱纷仍,水灾肆劣,气候失序,温疫流布,饿脬遍野,死丧遗一的大环境下创造了荆州政清风明的归化之象,受到献帝的赞许。(在“安南将军”这块未纠结于是否献帝真正授命,且知二回钟繇持使节代献帝授命即可)。
于时诸州或失土流播,或水潦没害,人民死丧百遗二三;而君保完万里至于沧海。:圣朝钦亮,析圭授土,俾扬武威,遣御史中丞锺繇即拜镇南将军,锡鼓吹大车,策命褒崇,之伯父;置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开府辟召,仪如三公。上复遣左中郎将祝耽授节,以增威重,并督交、扬、益三州,委以东南,惟君所裁。虽周召授分陕之任,不过远也。
此段碑文指出:献帝对连年征战流离时态下荆州所表现出的王道乐土予以嘉奖,鉴于自己所处政治地位亦是心知肚明,(自己虽受裹挟,但天子仍然可以版布政令)把不抱希望之希望寄托于自己的汉室亲亲,承望刘氏血脉能永葆南中国之汉室版图。于是敕封刘表四州之土,成武侯,假节,镇南将军。最重要的是四州帷君自裁,并坐实刘景升皇室宗伯地位,使之真正成为受帝王分封的诸侯王。
另外碑文中亦言明:此后,安南,交州一带的官僚安置,调整均向直接向刘表请示,报备报批,朝人亦遵此令;辟如袁术己署诸葛玄豫章太守一职,仍需由刘表通过。从这里可出,刘表掌假节的宗伯权力地位己得到官民的识同,其实质上己为南中国的王。
“是时,荆州牧刘表不供职贡,多行僭伪,遂乃郊祀天地,拟斥乘舆,诏书班下其事。”一一(后汉书.孔融传)。
而如上的行郊祭之礼,兴建学宫,乘帝王之车,己都是由汉帝认可的。但镇东將军曹操是不认可的。为什么?只因曹操的野心没得到满足。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目的并不限于此,他可是要真正的权力。于是便搬出刘景升行郊祀僭越论,为征讨汉南半壁河山寻找籍口。
晋·司马彪《零陵先贤传》曰:先字始宗,博学强记,尤好黄老言,明习汉家典故。为刘表别驾,奉章诣许,见太祖。时宾客并会,太祖问先:"刘牧如何郊天也?"先对曰:"刘牧讬汉室肺腑,处牧伯之位,而遭王道未平,群凶塞路,抱玉帛而无所聘頫,修章表而不获达御,是以郊天祀地,昭告赤诚。"太祖曰:"群凶为谁?"先曰:"举目皆是。"
刘表别驾从事刘先对曹操的一番话和孔融为刘表说好话均明知曹操之心迹。曹操如此托辞籍口,除架空献帝还要心存僭越,实乃贼喊捉贼。
平心而论,处汉末,人心不古,刘表甲胄十万,虽膨胀私欲,却始终明白自己的地位并非牢固;起先所连姻的荆州士族并不可靠,蔡剻两家横亘连纵,刘表于是采取姻亲结合的方式,使自己不致于产生权力失真,因为他深深知道势单力薄的自己只有宗伯之实,所以横连袁绍,交通张绣,雇佣刘备去制衡荆襄世家越来越多的利益诉求。这便是刘表“阴御之”的由来,并非单单对刘备,鉴于张羡之乱之前车,“阴御之”的名单早就有了蔡蒯等世家。
虽然刘表知道自己是王伯,但他更多地知道王伯所承之重,家族,宗法,儒道伦常,还有治下的世家人心不古,都不允许他兵戈操室,遗人笑柄。
看淡了刀光剑影,倒不如使治下休养生息,人气旺盛,荆州太平20年他不香吗?
《刘镇南碑》载:“洪生巨儒,朝夕讲诲,誾誾如也。虽洙泗之间,学者所集,方之蔑如也。深愍末学远本离质,乃令诸儒改定五经章句,删划浮辞,芟除烦重,赞之者用力少,而探微知机者多。”
献帝建安五年(200)左右,刘表“遂起立学校,博求儒术。”(《后汉书·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下》),他在襄阳恢复了州立官学,后称“学业堂”。
清朝乾隆年间《襄阳府志》卷五《古迹》载:“学业堂,城南二里。传为汉诸葛武侯读书处,今废。”
刘表在汉末列强林立、战火不断之际,兴办官学启发童蒙,开化民智;力邀各地的博学鸿儒、文人学士聚集于荆州,使荆州之学辉煌一时,学术影响辐射四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荆州学派。
《荆州文学记官志》载:”乃命五业从事宋衷所作文学,延朋徒焉,宣德音以赞之,降嘉礼以劝之,五载之间,道化大行,耆德故老綦母阖等负书荷器,自远而至者三百有余人。于是童幼猛进,武人革面,总角佩觹,委介免胄,比肩继踵,川逝泉涌,亹亹如也,竞竞如也。……当世知名,辐辏而至,四方襁负,自远若归。”
而刘表正是这样中庸的宗伯,一得必有一失,刘表的荆州学派之儒术领袖,星象家与文艺之成就早己盖过其镇南王的政治地位。自然地其军事上“自守”也成为后世所诟病之所在了。
刘表著作:
刘表撰有《周易刘氏章句》十卷;《丧服后定》即《新定礼》;《荆州星占》一卷;合众儒生编撰《五经章句后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