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获梅花奖的35名越剧演员
浙江省的孙家贤曾送给上海越剧院一幅六尺立轴,上书:
原从剡溪出,诸流发申江。
春风频化雨,沥沥润群芳。
这四句五言诗将越剧发源浙江嵊县,流传到上海,之后改革进取的发展史做了简单的概括。越剧的发展史至今虽仅有百年左右,但已跻身中国五大剧种,在国内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梅花奖
梅花奖是当今我国戏曲界最具影响力的奖项,每一个戏曲、曲艺从业者都以拿到梅花奖为荣。梅花奖自1983年创始以来,至2020年已举办了29届,产生了数百位梅花奖获得者,其中越剧有35名演员共38次获得梅花奖,这既彰显了这些艺术家在舞台上的努力,也展示了越剧在中国戏曲中的影响力。下面就对越剧梅花奖获得者按照流派列举:
尹派:7人9获梅花奖
尹派由尹桂芳创立,她出演的多是温文尔雅的书生,尹派的代表作有《盘妻索妻》中的“洞房”,《宝玉与黛玉》中的“哭灵”,《何文秀》中的“哭牌”等。
茅威涛
尹派是越剧中获得梅花奖人数最多的流派,获得梅花奖的演员及其作品如下:
1985年第二届梅花奖 茅威涛 《汉宫怨》1994年第十一届梅花奖 茅威涛 《西厢记》2004年第二十一届梅花奖 赵志刚 《家》2004年第二十一届梅花奖 萧 雅 《状元未了情》2007年第二十三届梅花奖 茅威涛 《新版梁祝》2015年第二十七届梅花奖 王君安 《柳永》2017年第二十八届梅花奖 张 琳 《一钱太守》2019年第二十九届梅花奖 陈丽宇 《团圆之后》2019年第二十九届梅花奖 蔡浙飞 《陆游与唐琬》
范派(小生):5人6获梅花奖
范派由于范瑞娟创立,其代表作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梁山伯,《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洛神》中的曹子建,《劈山救母》中的刘彦昌等。
吴凤花
范派是越剧中获得梅花奖人数仅次于尹派的流派:
1996年第十三届梅花奖 吴凤花 《陆文龙》2000年第十七届梅花奖 孟科娟2002年第十九届梅花奖 章瑞虹 《梅龙镇》2009年第二十四届梅花奖 陈雪萍 《新狮吼记》2011年第二十五届梅花奖 吴凤花《狸猫换太子》2011年第二十五届梅花奖 徐 铭《一缕麻》
王派(花旦):6人获梅花奖
王派目前有六人获梅花奖:
1993年第十届梅花奖 周云娟《巧凤》2000年第十七届梅花奖 单仰萍《舞台姐妹》2001年第十八届梅花奖 舒锦霞《李三娘》2002年第十九届梅花奖 陈晓红2007年第二十三届梅花奖 李敏《唐婉》2011年第二十五届梅花奖 王志萍《蝴蝶梦》
舒锦霞
吕派(花旦):5人获梅花奖
吕派目前仅有五人获梅花奖:
1999年第十六届梅花奖 陈辉玲2002年第十九届梅花奖 赵海英2009年第二十四届梅花奖 吴素英《李慧娘》2013年第二十六届梅花奖 王滨梅《九斤姑娘》2017年第二十八届梅花奖 周妤俊《心比天高》
徐派(小生):3人获梅花奖
徐派由徐玉兰创立,徐派目前仅有三人获梅花奖:
2000年第十七届梅花奖 钱惠丽《舞台姐妹》2005年第二十二届梅花奖 张小君《荣华梦》2013年第二十六届梅花奖 郑国凤《北地王》
钱惠丽
张派(老生):3人获梅花奖
张派目前仅有三人获梅花奖:
2000年第十七届梅花奖 董科娣《红楼梦》2001年第十八届梅花奖 郑曼丽《白兔记》2011年第二十五届梅花奖 华渭强
袁派(花旦):2人获梅花奖
袁派由袁雪芬创立,她出演的多是善良端庄而又带有悲剧色彩的妇女形象。袁派最为著名的唱段是“四哭”,分别是《香妃》中的“哭头”,《一缕麻》中的“哭夫”,《梁祝哀史》中的“哭灵”和《万里长城》中的“哭城”。《绝代艳后》中的“冷宫”、《忠魂鹃血》中的“斥吴三桂”也都是代表唱段。袁派目前仅有两人获梅花奖:
1999年第十六届梅花奖 陶琪《李清照》2007年第二十三届梅花奖 方亚芬《玉卿嫂》
方亚芬
金派(花旦)2人获梅花奖
金派目前仅有两人获梅花奖:
1998年第十五届梅花奖 谢群英2004年第二十一届梅花奖 黄美菊《蔡文姬》
傅派(花旦):1人获梅花奖
傅派由于傅全香创立,傅派代表作有《梁祝哀史》中的祝英台,《劈山救母》中的华山圣母,《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李娃传》中的李亚仙等。傅派目前仅有一人获梅花奖:
2005年第二十二届梅花奖 陈飞《个人专场》
陈飞与吴凤花
戚派(花旦):1人获梅花奖
戚派由戚雅仙创立,戚派代表作有《血手印》中的王千金,《玉堂春》中的苏三,《琵琶记》中的赵五娘,《白蛇传》中的白素贞等。戚派目前仅有一人获梅花奖:
2004年第二十一届梅花奖 王杭娟
以上这35位演员是越剧中最为杰出的一批艺术家,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功成名就。在这些获得梅花奖的越剧名家中,女性演员占据绝对优势,女性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京剧、豫剧、黄梅戏等剧种中女性获奖所占的比例,越剧演员队伍中的“阴盛阳衰”最为明显,这是越剧独特的艺术特色所决定的。下一次的梅花奖评选在2021年,祝愿越剧能够在下届梅花奖颁晚会上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