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可不止是一个标点符号那么简单
文 | 老曹
在我还懵懂的年纪,斜杠只是一个标点符号,而且是在中文语境下极少被使用的标点符号。
然而这几年它突然火了,它成为一种人的代名词,而且是一种很牛逼的人的代名词。
他们叫斜杠青年。
什么是斜杠青年
大概是十年前,有一个美国人写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双重职业》,这个美国人叫麦瑞克·阿尔伯,是《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
这位眉清目秀的小姐姐在她的书中这样定义了一个人群:他们对单一职业和身份并不满足,而是选择了一种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
我经过好几天的思考,总算明白了其代表的意义,其实就是一个人不再局限于一个工作岗位,而是尽可能地提高自己在其他领域的知识或者技能,从而让自己的人生实现多元化。当然了很多老一辈的人对这种模式不是很认可,我妈认为这就是不务正业。
举个例子,二狗子在银行工作。放在以前他会这样介绍自己:大家好,我是二狗子,我是一名银行职员。但是如果到了现在就不一样了,二狗子确实是在银行上班,但是他平时爱好画画、摄影而且达到了相对比较专业的水准。那么他现在介绍自己该是这样的:大家好,我是二狗子,我是一名银行职员,同时还是一名画家和摄影师。如果他很骚包还印了名片的话,那么就是这样的:二狗子 银行职员/画家/摄影师
其实麦瑞克小姐姐在书中把这群人称作"The Slash Effect"(斜杠效用),不知道谁给翻译成了"斜杠青年",我很费解啊,难道中年人就不能斜杠了吗?这个时代对中年人的恶意简直是深入骨髓的。
当然斜杠青年不仅仅是存在于书里和那些花里胡哨的名片上,而是真真切切地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在某几个领域有出色的专业技能,给自己提供了不止一条的生活轨迹。
比如之前我老婆给孩子拍照片都是到那些老牌的影楼,当然影楼也很专业,但是由于它的大,就让它少了一点灵活性。然而现在的人都喜欢个性定制的东西,一些摄影工作室就诞生了。工作室按照每个客户不同的要求提供差异化服务,而且照片的质量也是非常有保证的,所以现在我们给孩子拍照片都会选择一些工作室。
而这些工作室就是一些兼职的摄影师组建的,比如我们认识的那个摄影师,他的工作是一家设计院的设计师,同时也兼职做摄影师和平面模特,他就是地地道道的斜杠青年。
那么问题来了,有点业余爱好就是斜杠青年吗?
斜杠的标准及常见模式
当然不是了。其实麦瑞克小姐姐在她的书中是有比较明确的定义的:拥有2个以上能被他人辨识的技能优势。
这个被他人辨识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我喜欢摄影,周末去咔咔拍了一堆照片,累个半死。晚上回家不睡觉,点灯熬油地选几张好的发朋友圈。然后大家给一顿点赞,有人还留言说你照片拍得真好。这就是斜杆了?我觉得不是。
但是如果有一人私信了我,说想请我给他家孩子拍一组照片,付给我1000块的报酬,我觉得这就可以称之为斜杠了。
简而言之就是有人愿意为你的技能付出报酬了,哪怕你不打算要他的钱,但是这说明你的只能达到了一定程度,这才能称之为斜杆。
麦瑞克小姐姐在她的书中为我们总结了几种常见的斜杠模式:
1.稳定收入+兴趣爱好
这种模式比较适合有志于成为斜杠青年但是还在兴趣爱好探索阶段的人,而此时兴趣爱好还不能为基本生活提供保障,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2.左脑+右脑
这是一种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协同发展的模式,例如计算机程序员+剧本作者。理性负责逻辑,艺术负责闪光,这是一种互相扶持,锦上添花的模式。
3.大脑+身体
这种模式能够让人很好地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中相互切换,能够确保身心健康以及生活平衡,例如作家+健身教练。这点村上春树就是最好的证明。
4.写作、教学、演讲、顾问组合
这是一个业界公认黄金组合,四种方式完美循环,相互推动,在当前的自媒体行业里,大部分都是采取的这种模式,只是高下有别罢了。
5.一项工作多项职能型
这个模式说的大概是你只有一份工作,但是你在公司里拥有多个角色,参与多个项目。比如说互联网公司中的运营、产品经理。
其实仔细琢磨琢磨,斜杠也挺不容易的,不能说我自吹自擂,恬不知耻地把自己的爱好印在名字后面就算斜杠青年了,我得有本事,而且这本事得是真本事,能换来钱的真本事。
那么我们是不是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发展其他的业余爱好,争取早日成为斜杠青年呢?
你适合做一个斜杠吗?
这个世界上任何事其实没有对错,只有适不适合。
我们都在面临一个越来越多元化的时代。我们早已和我们父辈追求那种安稳铁饭碗的想法背道而驰。斜杠青年无疑是我们寻求多元化人生的好方法,然而可能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成为斜杠青年,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成为斜杠青年,这是一种选择,还是因人而异。
那么那些人适合成为斜杠青年呢?在我看来主要有一下几种:
1. 不喜欢目前工作的人
在我们国家由于功利思想过于严重,人们眼里只有好工作而没有喜欢的工作。
这样就难免出现有些人走上了工作岗位,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甚至厌恶。可是此时发现却有点晚了,因为自己早已被房贷、车贷、各种生活压力压得不敢有半点闪失,这种时候再想换工作,简直是压力山大。
这种情况,斜杠就体现出了它的优势,维持好现状让自己不必为基本生活而发愁,业余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仅仅是爱好那也叫享受生活,如果有了进一步发展,说不定还能成为自己另一条收入来源。
2. 爱折腾的人
这里的爱折腾并不是贬义,而是生动地形容那些对所有事物都保持着强烈好奇,并特别喜爱探索未知的人群。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对一起都很好奇,可以和女性探讨口红和包包,也可以和男性研究电子产品,现在除了他的主业,他还做着购物顾问和一家淘宝店。
这样的人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对任何事情都感兴趣,特别适合成为斜杠。
3. 危机感特别大的人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给自己多点生存的技能,多点出路,总是没错的。
有些人危机感特别大,所以他们习惯于未雨绸缪,其实这种想法是我们基因里就自带的,只是有人表现明显,有人弱一点。在农耕社会为什么要生那么多孩子,就是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为了避免过早的夭折,或者期待哪个出人头地改变家族的命运。
对于现代人也一样,天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裁员也不是传说,而是真实地在发生着,那么给自己多准备几条退路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以上是我总结的适合做斜杠的人,当然可能还有其他的类型,这只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类人。
那么有哪些人是不适合做斜杠青年的呢?
1. 三分钟热血
准确的说我曾经是这类人,我爱好很多,打乒乓球,电脑编程、写作、摄影等等。
用我妈的话说就是:啥都会点,啥都不精。没错,我确实是这样的。喜欢一样东西,就信誓旦旦地必须要弄好,弄得专业。结果没几天下来,就坚持不住了。找各种理由,比如今天工作太忙了,今天太累,就算了吧。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都是个胖子的原因。如果你也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我劝你还是好好玩手机、睡觉吧,斜杠和你没啥关系。
2. 主业都没做好的人
不管怎么说,我们都要先生存,然后再去发展其他的爱好和技能。
如果你连维系自己生存主业都做不好,那么可想而知你的斜杠,你的副业估计也是一塌糊涂。
所以"先一专,再多能"才是上策,你说对吧?
斜杠的未来
人民日报曾对斜杠做过如下的报道:
当下流行的斜杠青年现象,一方面折射出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宽容,另一方面也启示广大有志于成为其中一员的年轻人,要明白根深方能叶茂的道理。如果以追求更多事业发展为目的,年轻人们也要看到背后的重大挑战,避免盲目和浮躁。
我个人觉得说得挺到位了。我们的社会确实是向着多元化发展,新兴职业层出不穷。工作的模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很多自由职业者可以在猪八戒、领英等平台接到雇主分发的任务,从而获得不菲的报酬。
但是我们要知道,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没有做好准备之前,我劝大家不要盲目抛开主业去打拼所谓的斜杠副业。多积累一下,多观察一下,等时机成熟了,再做决定不迟。
想成为斜杠没错,想尝试不同的人生也没错。但前提是你要非常自律,你要会管理自己的时间,你要比普通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然后你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斜杠青年。
祝愿大家都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