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苏红:父母和丈夫接连去世,她让年迈的公婆老有所依
说到80、90年代最红的内地女歌手,没有人不知道“小小的我”的演唱者——苏红的名字。其实,走上歌手之路,是苏红幼时的梦想。
苏红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母都在部队单位任职。与一般严肃的军人家庭不同,苏红的父母却极为热爱文艺,尤其是音乐与歌唱。
父亲有很好的嗓音,高高低低都能唱;母亲唱歌声音甜美,经常在家轻轻哼唱。或许是兴趣的感染,小苏红从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对唱歌极大的热情,经常跟着父母一首接一首地学唱歌曲。
看到女儿对音乐如此喜爱,苏红的父母十分高兴。他们不仅鼓励女儿多唱歌,还全力支持她稚嫩的音乐追求。为培养女儿的歌唱能力,父母还特意购买了很多当时的流行歌曲磁带,陪女儿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播放、模仿演唱。
在父母的熏陶与鼓励下,15岁不到的苏红就考入了当地的本溪歌舞团,成为一名歌剧演员。尽管不是她最初想要成为“歌唱演员”的愿望,但这毕竟是音乐与表演事业的开始。
在歌舞团的几年,是苏红艺术生涯中最刻苦也最快乐的时光。每每站在舞台上演唱,她都能感觉到父母自豪的目光,这让苏红倍感欣慰,也更加坚定了唱响自己内心歌声的决心。
在歌舞团期间,苏红遇见了一位比她大5岁的男舞蹈演员——焦立克。焦立克家境与苏红类似,也来自军人世家,自6岁起学习舞蹈,后来成为该团的台柱子之一。
两人在共同工作中渐生情愫,志趣相投,终成眷属。
小两口住在一起后,生活非常和谐。白天各忙各的工作,晚上则一起讨论表演中的问题,相互提出改进意见。苏红会热心帮助焦立克选择舞蹈背景音乐;焦立克也会耐心聆听妻子的新歌演唱,给出修改建议。
1984年,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唱功,苏红决定向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请教。谷老师开设有专门的通俗歌曲培训班。
得知这个消息后,丈夫焦立克非常支持妻子进修深造。他说:“你一定可以成为谷老师的得意门生!到时候,我们就是双栖的表演家夫妻啦!” 两年后,苏红如愿在青年歌手大奖赛中脱颖而出,一举成名。
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更是让她声名鹊起。
尽管事业如日中天,但为了完成恩师“让老百姓也能唱起歌来”的心愿,苏红还是毅然加入了文工团,开始周游基层一线高强度巡演。
这个决定让她不得不与夫君焦立克两地分居。好在有着深厚感情基础,分隔两地并未影响这对“双栖夫妻”的感情。
焦立克也辞去舞蹈演员工作,来到北京定居,随时准备与苏红团聚。
在基层长期高强度巡演让苏红身心俱疲、体力大不如前。1998年,她的身体第一次发出警告——一闻油烟就极其恶心欲呕,但吐不出来。
丈夫焦立克得知后非常担心,立即带妻子去医院检查,结果诊断为严重过敏性鼻炎咽炎。在焦立克的再三坚持下,苏红暂时退出一线工作,开始在家调养身体。
这次生病,可以说是让苏红重拾了与夫君恢复正常生活的良机。多年来,她忙于在外地奔波表演,家里面的大小事务全靠焦立克一力承担。
为让病中的妻子心情舒畅,焦立克从外地买回许多花草盆栽布置在家中,还特意将一间闲置卧室改造成乒乓球室,天天与苏红痛快打球,以锻炼身体。
2000年10月,女儿的诞生为这对中年夫妻增添了无限生机。尽管此前两人都因工作繁忙,未能及时生育孩子,但如今晚景无限的他们更加珍惜这个意外之喜。
为让苏红能更专心照料孩子,焦立克毅然放弃了舞蹈演员工作,改行当编导助理,成为孩子的全职“奶爸”。家中多了个可爱女儿,焦立克倍感幸福,也再次赢得妻子的心。
然而,这小家的幸福生活并未持续太久。2009年冬,苏红的父亲在家乡被检查出患有晚期肝癌。作为唯一的女儿,苏红自责没有及时带父亲检查身体,深感内疚。
她找来最顶级的特效药为父亲续命,还亲自开车将父亲送回山东老家,圆了他最后的心愿。然而老人的病情突然恶化,还是没能挺过那个春天。
父亲的离世沉重打击了身体本就不好的母亲,半年后也相继离去。
两个亲人在一年之内相继离世,苏红悲痛欲绝。丈夫焦立克则无时无刻守在妻子身边,想方设法转移她的注意力,还亲自下厨为妻子做美食,生怕她忧郁过度伤了身体。
2011年国庆节,一家三口回大连旅游散心之时,焦立克才发现自己也得了终期肝癌,躺在了医院。苏红顿时从父母离世的悲伤中清醒过来,开始全心全意照顾生病的丈夫。
然而命运耍了他俩一个残酷的玩笑——丈夫还是在次年5月与世长辞,留下痛不欲生的苏红独自一人撑起这个家。
丈夫焦立克的离世同样给老两口——公公婆婆带来沉重打击。儿子是他们晚年的精神支柱,一下子离开人世,让他们日渐衰弱的身体雪上加霜。
为了不给儿媳妇添更多负担,婆婆强忍哀痛,拖着虚弱的身子坚持自己洗脸、刷牙、穿衣......公公也不再提及心爱的儿子,生怕想起会加重病情。
然而这些苏红都看在眼里。她并没有因为先生去世而选择搬出公婆家自立,反而决定接二老到北京同住,亲自照料他们的生活。
苏红腾出自己最大最明亮的主卧给老两口居住,把老人的衣裳鞋帽都收拾得井井有条,生怕他们一来就不习惯。婆婆原本对这个儿媳妇颇有微词,没想到她这么孝顺贴心,由衷感激涕零。
苏红还将公婆送到老年绘画培训班上班,不仅准时接送上下课,还把他们的习作精心裱装起来,挂在自己工作室最突出位置,时时以老人家的成果激励自己前行。
如今的苏红几乎隐居在家,除了照料年迈的公婆和成长中的女儿,鲜少公开露面。即便是女儿上学放学,她也极少亲自去接送。
除夕之夜的春晚联欢,曾经的常客苏红已记不起上一次登上那个舞台是哪一年了。
其实多年前苏红就把歌手相关工作基本交接给了徒弟。她不愿公婆像自己父母那样,临终只剩下遗憾。所以这些年她都尽心照顾这对老人家,希望能补偿他们晚年的空虚和寂寞。
在她无微不至的呵护下,公婆的身体状况逐年好转。画室里的习作也越来越有画面感,经常得到老师与同学的表扬。每个月的亲子时光,苏红也会定期带公婆和女儿出去游玩放松。
这些年我们能偶尔在恩师谷建芬的朋友圈照片里,瞥见苏红母女的身影。照片中的她依然温暖真挚、坚韧乐观,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眼前安然养老的公婆,和茁壮成长的女儿,是她突破重重悲痛后活下去的动力,也是她幸福生活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