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大儒方孝孺,为什么被屠灭十族?
方孝孺,明初大儒。
自幼便十分聪慧,师从另一位大儒宋濂为师,成年后颇得朱元璋的赞许,将其留给自己的孙子朱允炆。
这样一位大学问家为什么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屠灭十族的人?
这还要从大明“靖难之役”说起。
为什么说朱元璋要传位给自己的孙子,实在是迫不得已。太子朱标早于朱元璋逝世,朱元璋只能将所有的期望放在孙子朱允炆身上。只不过朱元璋没有料到,这个决定会给大明造成多大的伤害。
朱允炆一上台就在齐泰、黄子澄的撺使下削藩。这个时候的他并没有做好准备,而且他也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威望和能力。
起初,削藩的事情也较为顺利。眼看着一个个藩王下台,在北平的朱棣坐不住了。怎么办?没办法那就反了吧!
朱棣的造反之路并不顺畅,足足打了四年。
期间,朱允炆一边的诏令、檄文都是由方孝孺起草,他更是为朱允炆出离间计,想要离间朱棣父子,只不过伎俩太过明显,被朱棣一方识破。
朱棣大军已经兵临城下,有的大臣劝说朱允炆离京,却外地招募军队与朱棣再战。方孝孺却有不同看法,要求朱允炆坚守南京,等待援军。但援军未至,城里的勋贵和王爷就投降了。
朱允炆点燃皇宫后失踪,下落成谜。
方孝孺则被捕下狱。
朱棣得位不正,自然是想得到天下人的认可。登基的诏书由谁起草至关重要,这个时候,也只有方孝孺合适。毕竟他是闻名全天下的才子,更帮朱允炆起草了如此多的诏书,现在他帮自己起草登基诏书,那对自己的影响力实在是大有帮助。于是派人将其从监狱中放出来。
方孝孺还没走入物是人非的大殿,哭声便传来。
朱棣强忍着心中的不快安慰方孝孺。只不过方孝孺并不吃他那一套,想要自己起草诏书,门都没有。
朱棣让人端来笔墨,继续劝说,这道诏书,只能由他写。
方孝孺也是耿直,直接道杀了我也不写。
朱棣绝对是暴脾气,他的手段比之自己的父亲朱元璋一点也不差。
威胁方孝孺,你不写那就诛你九族。让他没想到的是方孝孺比他还刚。
就不写!十族也无妨!
朱棣大怒,直接派人抓了方孝孺的九族亲属,又将其朋友、门生凑成十族。847位大活人,当着方孝孺的面全杀了,最后方孝孺车裂而死。
方孝孺是一位非常有气节的人,为朱允炆尽忠,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但代价过于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