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开国上将文武双全,他曾率部击毙日寇两将军,儿子是军中骨干
我军历来卧虎藏龙、人才辈出,特别是在革命战争年代,更是诞生了一大批勇武悍将,像原新四军军长叶挺,开国上将韩先楚、邓华、陈伯钧,开国中将张国华、梁兴初、吴瑞林,开国少将丁盛、钟伟等人,就是其中的代表。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三杨”的威名响彻全军,他们不仅勇猛善战,做政治工作也是一流,他们即是杨成武、杨勇和杨得志。
这三人中,杨成武、杨得志出身于晋察冀野战军,而杨勇上将,则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的核心领导,像定陶、衢州、贵阳、成都等城镇,就是在他的指挥下获得解放的。
杨勇上将是湖南浏阳人,他原名杨世俊,1926年参加革命,曾任红3军团第4师10团政委、八路军115师686团副团长和贵州省军区司令员等职。
杨勇出生于一个武术世家,他的父亲杨贵蟾,早年就是一位武林豪杰。清朝时,杨贵蟾因为对官府搜刮百姓的做法不满,遂加入了“洪江会”,后来,起义军在湖南遭到失败,杨贵蟾侥幸逃脱,并携带妻儿避走他乡。
在父亲的影响下,杨勇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不仅练就了一身好武艺,还于1926年加入了浏阳农民协会,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杨勇参加革命后,先后追随彭德怀、李灿等人参加了反“围剿”战斗,因为作战勇猛,再加上其过人的军事才略,所以红三军团组建后,杨勇则先后被提拔为红3军团连政委、团政委和师政委,成为了红军中一位卓越的将才。
1933年10月,红3军团在中央苏区的洵口与敌相遇,面对着数倍于己的敌军,杨勇指挥第14团身先士卒。他不仅带头冲入敌阵,还接连砍杀数个敌人,并为我取得洵口战役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洵口战役结束后,杨勇受到了时任军团长彭德怀的高度赞扬,在彭德怀的支持下,杨勇第一次荣获三等红星勋章,并在全军通令嘉奖。
1934年,红军发起湘江战役,在这次战役中,杨勇协助沈述清团长指挥作战。当时,国民党在界首一带构筑阵地,为了掩护中央纵队突围,杨勇率部与敌展开了白刃战,在连续两昼夜的激战中,他不仅成功掩护了军委纵队渡江,还消灭了1000余敌人。
战后,杨勇被提拔为红4师政委,成为了彭老总麾下的得力干才。
杨勇在革命战争中,先后五次负伤,最严重的一次,子弹甚至从他的右腮入唇部穿出,但他每一次总能化险为夷,并很快投入战场。
抗战爆发后,已升任红军师政委的杨勇转入115师担任686团副团长,在平型关、晋南等战斗中,他率部歼灭日伪军数千人,为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杨勇在抗战中最引以为傲的两大战绩,就是击毙日寇的两位将军山口少将和沼田德重中将。
1937年9月,日军第108山口旅团沿着汾离公路向我山西腹地进犯,为了迟滞日军的进攻,杨勇率领686团设伏王家池。在这次战斗中,我686团大获全胜,我军不仅重创进犯的日军,还击毙日军旅团长山口少将,此战过后,杨勇升任为686团团长兼政委。
沼田德重是日军内部有名的山地专家,他是日本茨城县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曾任日军千叶联队司令官、13师团26旅团旅团长和114师团师团长等职。南京保卫战时,沼田德重率领其部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是南京屠杀的主要元凶之一。
1939年7月,沼田率114师团一部到鲁南进行“扫荡”,为了消灭这股日军,杨勇提前在聊城一带进行设伏。等到日军进入我军伏击圈后,我八路军鲁西游击队万弹齐发,因为躲避不及,沼田被当场击毙。
能够连续击毙日军两名将军,足见杨勇将军的指挥才略。
鲁西反“扫荡”战役结束后,杨勇率部再次参加了潘溪渡、东平和长垣等战斗,因作战勇猛,不久,杨勇又被总部提拔为八路军鲁西军区司令员和晋冀豫军区第7纵队司令员,成为了鲁西南我军的重要领导。
1946年4月,国民党公开撕毁停战协定,挑起内战,这一时期,杨勇指挥第7纵队发起了解放陇海和定陶等战役,在这两次战斗中,第7纵队大胆穿插,歼敌4个旅又1个团,为我冀鲁豫根据地的扩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47年3月,第7纵队与兄弟部队合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杨勇出任新组建的1纵队司令员。同年,我晋冀鲁豫野战军发起豫北、鲁西南战役,杨勇率第1纵队再次攻克郓城,并成功将冀鲁豫根据地和鲁西南根据地连成了一片。
杨勇上将能够百战百胜,除了与他高超的指挥艺术有关外,还与其沉稳的性格有关。在具体的作战中,他从不因循守旧,而是在战争中学习战略,也正因为如此,他则愈战愈强,逐渐晋升为我军兵团司令员。
1949年2月,我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杨勇就任二野5兵团司令员。同年,我军发起渡江战役,杨勇率第5兵团直出浙赣线,再次解放了江西、贵州和四川等省。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时任贵州军区司令员的杨勇主动向中央请战,在得到中央允许后,他于1953年4月入朝,亲自指挥了金城战役,并为抗美援朝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杨勇上将治军有方,能攻善守,军政全优,在建国后,他连任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北京军区司令员和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成为了我军的高级将领。
1955年,我军首次进行授衔,杨勇与其他54位将军共同被授予上将军衔。
值得注意的是,杨勇不仅在国内有名,在国外也颇为人推崇,上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和阿尔及利亚(北非国家)总统本贝拉访华,在他们的要求下,杨勇热情地接见了他们,并受到了他们的当面赞扬。
1977年,我军开始筹划改革开放,在叶剑英、邓小平的提议下,杨勇重新复出工作,并担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和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
1983年1月6日,杨勇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0岁。
杨勇上将一生为党,他14岁参加革命,17岁入党,曾为我军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除了他自己,他的三个儿子后期也都成就非凡,其中,杨小平、杨冀平还都是解放军的少将。
杨小平是杨勇的长子,他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通保局局长;杨冀平出生于1946年,他原是解放军天津警备区司令,少将军衔;杨北北是杨勇最小的儿子,同时也是他最喜欢的儿子,杨北北退役后任北京对外友好协会主任,大校军衔。
一门四虎将,世所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