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战役1942年-1945年
缅甸战役是太平洋战争中,1942年1月至1945年5月,同盟国在缅甸同日军进行的一系列防御和反击战斗的总称,大致可以分为第一次缅甸战役和第二次缅甸战役两个阶段性战役。
第一次缅甸战役日军取得胜利,日军发动战役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东南亚地区日军侧翼的安全。切断美国向中国提供战略物资的交通线。
1942年1月4日起,日军第55、33两个师团由泰国分别向缅甸南部的土瓦、毛淡棉发动进攻,至3月8日,即占领仰光。随即兵分三路北进,其作战计划:以一路追击撤退的英军,侵入米内瓦,直趋卡原里,占领仁安羌油田,截断英军退路;一路攻占同古,进逼曼德勒,围歼我军主力;一路由同古东进东枝(又名棠吉)进攻腊戌,北进八莫、密支那,截断中国军队归路。
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三路布防迎敌,计划在彬文那(又名平满纳)至曼德勒地区,与日军会战,围歼敌人。
英军为西路军位于卑谬以北,伊洛瓦底江地区,防止敌人北进。中国远征军第5军为中路军,接替英军第1师防务,防守同古,该军担任同古以北铁路线两侧和正面防御,军部设于漂贝,新22师、第96师集结于曼德勒东北地区。中国远征军第6军为东路军,军部设于雷列姆,暂编第55师,位于垒固地区,第49师,位于孟畔地区,第93师,位于景东地区,防止降日泰军从东进攻,及掩护第5军左侧背,原先已进入景东的刘观龙支队,在孟勇芒林等地,中国远征军第66军,位于曼德勒至腊戌之间,为机动部队。
同年3月17日,日军发起强大攻势,一路沿伊洛瓦底江北上,西路英军一触即溃,只有两路中国远征军顽强抵抗,同时还不得不分兵驰援被围困的英军,整个战线开始崩溃。4月底,日军攻占腊戍,切断滇缅路,同年5月1日进占曼德勒。中英军队被迫向印度和中国境内撤退。至5月下旬,日军占领缅甸境内全部要地,并侵占中国云南省龙陵、腾冲等地。赢得第一阶段战役的胜利,占领缅甸。
此阶段各方兵力为:中国远征军40万,英联邦22.5万,日本30万。伤亡人数为:中国20万人,日约18.5万人,英联邦7万人(失踪和被俘59583人)。
在缅甸作战的英军部队
第二阶段的战役开始于1943年3月。新38师的114团即先行开进野人山区,掩护中美部队修筑自印度列多到野人山区的中印公路。
10月下旬,雨季停止,在列多的新22师和新38师主力乘车到达胡康河谷边缘,驻印军缅北反攻战正式开始。新38师于12月29日攻克于邦。新22师于1944年3月5日攻克孟关。后来两师合作攻下瓦鲁班。
1944年5月11日第20集团军强渡怒江,于6月底血战至腾冲附近。经过3个月的战斗,于9月14日解放腾冲。第11集团军于6月1日渡江,新28师于4日攻克腊猛,进围松山,由于敌阵坚固,该师五攻未客。7月1日改由第8军来攻,该军以三个师轮换进攻,连续九次,到9月7日方破敌阵,全歼守敌。
1945年1月15日,新一军攻克南坎,并继续前进,于1月27日畹町附近的芒友与云南西进的中国远征军会师。3月30日,中国远征军攻克乔梅,与英军胜利会师。随后中国驻印军凯旋回国。至此,中国驻印军与中国远征军的任务顺利完成。
之后英军继续进攻,在5月2日解放仰光。但在萨尔温江一带,日军大约还有6万人的残余部队,日军多次试图逃往泰国,但在英军的阻击下,一直未能成功。到7月中旬之后,日军化整为零,每股约数百人,试图越过英军的警戒线逃亡,但绝大部分都被英军击溃,逃亡到锡唐河以东的日军,不超过6000人。
阵营轴心国、同盟国战争发生地缅甸战争结果同盟国获胜,缅甸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