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士杨修之死:聪明反被聪明误,赔上了卿卿性命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天,曹操终究是赶在死前杀了杨修。
对于曹操杀杨修的原因,历史上似乎早有定论,《三国志》和《后汉书》说法基本一致:“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
也就是说,正史明确给出了曹操杀杨修的三大原因:其一,杨修卷入夺嫡之争;其二,杨修有才能;其三,杨修是袁术之甥。
但是,这看似合理的三大原因,仔细推敲,却没有一条真正站得住脚。
(《三国演义》杨修剧照,扮演者:毕彦君)
一般认为,导致杨修命运悲剧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他在夺嫡之争中站错了队。诚然,在曹丕与曹植的夺嫡之争中,杨修属于曹植一党,这一点固然是没有争议的。但是,必须强调的是,杨修虽然支持曹植,但他与曹丕的关系非但不差,而且非常之好。
《三国志·曹植传》记载:“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自魏太子已下,并争与交好”。由此可知,杨修得意之时,不但深得曹操赏识,而且与曹操的儿子们都相交甚好。这里着重强调的太子,便是我们以为的政敌曹丕。
汉魏时期,“三曹”父子的文学地位与政治地位同样显赫,而杨修也是名震一时的大才子。正所谓惺惺相惜,抛却政治利益,曹氏兄弟实际上都非常赏识杨修,即便是曹丕,也与杨修保持着极为亲密而友好的关系。
口说无凭,试举一例。
《三国志卷十九·魏书十九》记载:杨修早年与曹丕交好,曾送曹丕以王髦剑,曹丕对这把剑极其珍惜喜爱,常年佩戴。曹丕登上帝位后,一次出宫的时候,想念昔日好友杨修,无奈故人已逝,便御驾亲访铸剑的王髦,送了他很多礼物。
可见,即便是经历过夺嫡风波后,曹丕仍对杨修保有深情。连曹丕本人都不恨杨修,曹操又有何理由为了曹丕而杀杨修呢?这仿佛有点说不过去。
(《大军师司马懿》曹丕剧照,扮演者:李晨)
再说第二点,曹操真的会因为杨修“有才策”而杀他吗?
说杨修“有才策”固然没没错,但是,曹操绝非嫉贤妒能之人,相反的,曹操还是史上罕见的爱才、惜才、求才之人,否则,就不会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慨叹,亦不会有“赤脚迎许攸”的典故。
曹操的部下之中,有才之人何其之多?杨修算一个,绝非唯一,也不是最突出的那个。“三国第一毒士”贾诩,军事鬼才荀彧,可以媲美诸葛亮的郭嘉,这些智慧与才能都超过杨修的人,没有一个因为“有才策”遭到曹操的猜忌杀害。可见,杨修的死,与他的“有才策”无关。
(《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杨修剧照,扮演者:翟天临)
至于杨修与袁术的血缘关系,实际上也不是让他招致杀身之祸的关键因素。
曹操用人,向来是只看能力,不看出身与来历。以庞德为例,他原本是马超旧部,后又归降于刘备,直到曹操平定汉中,才加入到曹魏阵营。但是,庞德一直深得曹操的信任和器重,即便庞德的哥哥庞柔是刘备心腹,曹操也未曾因此猜忌他。
这就是曹操的用人之道,同理,他也不会单纯因为杨修与袁术的血缘关系而杀他。
如果说《三国志》和《后汉书》给出的杨修死因都有待商榷,那么,曹操到底为什么要杀杨修呢?